“小晉,叫我紀阿姨就行,可別叫我紀領導。
我和你媽媽是親戚呢。
你媽媽和你姐都過得不錯。
你姐呀,現在上小學一年級了,她讀書可努力了,聽說每次考試都拿前三名。
你要上學了嗎?要是上學了,可要象你姐一樣努力讀書呀!”
紀遠和柴晉嘮著,走了五百多米的樣子,就來到了柴家。
“紀阿姨,你住這屋,是我姐以前住的,她去京城了,我們家一直沒把東西收了,爹說,以后姐回來還得有地方住呢!”
柴晉拉著紀遠的手,來到一孔窯洞,打開門,把燈拉亮,讓紀遠放下行李箱。
紀遠打量了一下,屋子里只有一盤炕,黃泥巴墻,都沒粉刷,墻上貼著宣傳海報。
邊上靠墻擺著一個書架,書架上都是書,主要都是蘇聯那邊的翻譯小說,也不知道柴箏能不能看懂,比如《鋼鐵是怎么練成的》、《英雄姐妹》啥的。
但紀遠估計,那應該是石蟬的口味,畢竟,有些大部頭,柴箏是絕對看不懂的。
也不知道石蟬是哪里搜羅來的,這么齊全。
柴晉沖出窯洞外,紀遠不知道他干嘛去,不一會兒,就聽到他在屋外喊:
“紀阿姨,出來洗把臉吧,我水給你倒好了
紀遠出屋一看,柴晉拿了個新臉盆,臉盆上還搭著雪白的毛巾,一水新的生活用品。
“這都是新買的呀?”紀遠笑問。
“是啊,我爹今天一早,讓我去買的,說是你專用的
柴晉憨憨地笑。
紀遠看著他這副笑容燦爛的模樣,突然覺得,石蟬其實也不用太擔心這小子。
可以看得出來,家里人都愛他,他也沒有因為母親離開,在這里受到歧視。
可能是因為他爸是村長,加上有能力,本身就是個值得尊重的人,沒有村民敢得罪他。
但無論如何,孩子在單親離異的家庭,還能笑得這么陽光,也是好事。
紀遠靈機一動,道:
“小晉,阿姨帶了相機,你和阿姨拍張照片好不好?我也好拿回去給你媽媽、姐姐看。她們也很想你
“好啊
柴晉大喜。
紀遠趕緊去行李箱里扒拉了相機出來,然后利用海鷗相機的延時功能,“啪啪”地和小晉一通狂拍。
見小晉不怯生,便又給他拍了好幾張單人照片。
這些相片,帶回京城,送給石蟬,想必能慰她的相思之苦。
折騰好這些,柴糧的父母從地里回來了。
他們就是典型的陜西老農的形象,頭上扎著羊肚子白毛巾,肩膀上扛著鋤頭,臉上滿是溝壑深重的皺紋。
一聽說紀遠是京城來的,為收購蘋果做考察的,兩個老人家十分激動,連連夸自己村的蘋果好,還遺憾地說,現在蘋果才結果一半,要到七月才能成熟,紀遠現在來,還趕不上吃蘋果。
紀遠笑說,正是要趕在這時候來考察,要等蘋果熟了再來,就來不及了。
到時候,如果合同談成了,村里的蘋果就能賣到全國各地了。
“姑娘,那你也太能干了,聽說現在火車車皮很緊張,我兒子說啊,東西運不出去,沒有車皮批條的話,都只能爛在火車站
柴糧的爹擔心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