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是我餓了,何村長一番好意,請我來家里做客,麻煩大娘您了
這時候的石磊,簡直是社牛,主動上前說話,如果夏顏看到這一幕,肯定會大為震撼。
因為石磊從來就不是一個會主動和人攀談的人。
但是,石磊在工作狀態下立即切換了一個模式,感覺就象換了一個人似的。
現在的他,就象一個碎嘴的小伙子,娓娓道來,還讓人倍感親切。
“喲,原來是客人,家里也沒啥好東西,我就給你下碗雞蛋面吧
越是偏僻的小鄉村,待客之道越是周到。
老婦人一看石磊是外來客,立即很熱情地開始煮面。
何村長找面,老婦人去雞窩里摸了兩個雞蛋,石磊幫著燒火。
不一會兒,鍋里的水煮開了,老婦人下香油、鹽、面,再切青菜下鍋,等面差不多要熟了,再把雞蛋整只打到面湯里。
香噴噴的荷包蛋面就做好了。
老婦人把面起鍋,分成兩碗,一碗給何村長,一碗給石磊。
看來,村長這個好大兒,不管幾歲,只要娘在,就永遠是親娘的寶寶,啥好事都不會落下他。
“大娘,您辛苦了,這面你也吃一碗吧?我太多吃不完
石磊要再去拿個碗,把面分一半給她。
可是老婦人不讓,說:
“客人吶,你別客氣,我都七十多的人了,晚上吃了積食,不會消化,從來不吃宵夜
石磊只好住手。
“大娘,我剛才聽何村長說,你以前還是助產士吶!看不來了,還真是造福鄉里
人老了,最愛別人提起光輝歲月和自己的高光時刻。
果然,一聽石磊提起這個話題,老婦人根本打不住,自己滔滔不絕說了起來。
“我助產的孩子,全村沒有三四百,也有兩三百,好多年紀和我兒子也差不多了,不過他們都挺懂事的,現在都記得我的接生的恩情,逢年過節還會來看我
老人家很自豪。
“喲,原來你當接生員這么多年頭了?”石磊順著話題道。
“是啊,我以前在村里,就是一個家庭婦女,三十年前,邁克醫生他們來到我們村里躲飛機轟炸,在我們村里開起醫院,我跟著他們,才學會了助產的技術
“喲,你這接生的技術,還是和外國人學的?”
石磊露出吃驚的表情。
“呵呵,是,雖然我沒有考過證,但邁克醫生說,我的水平已經達到優秀助產士的水平。
除了難產我沒辦法,得送到醫院開刀處理,其余的,我都能應付,簡單的側切縫合啥的,我也不在話下
老婦人很自豪。
“大娘,邁克醫生還有和您聯系嗎?”
石磊問道。
“有啊!他們回美國后,還特意給我寫信,說感謝我這些年來對他們的幫助。
還好他們中文也懂,要不然,如果上面都是洋文,我還真看不懂,不過,和他們在一起,我也學了一些英語日常對話
老婦人還說了幾句英語,石磊一聽,還帶著濃濃的美國腔,的確不假。
“哦?外國人寫中文能寫這么好?我不信
石磊故意激她。
“喲,你別不信,我拿出來給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