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遠財大氣粗,也不提找他們要地,也不需要他們擔保貸款,甚至都沒提要政府出資,更沒要求免稅、三通一平這些基礎條件。
紀遠見他們頗有誠意,只說她之所以來這里投資,其實是帶著幫扶的目的來的,想要幫助村里致富。
所以,到時候她們全款投資,會無償捐助給村里三分之一的股份,但有一個條件就是,村里必須從這些股份中,將分紅平均分配給所有村民。
另外,她還會每年從公司的扶貧基金中拿出十萬元,資助村里的貧困學子,他們考上大學、大專、中專,也會有另外的獎勵,具體細節再行商討。
此外,公司會給村里60歲以上老人,每個月發放十元養老金,直至終身。
鄉干部都聽傻了。
這位是活菩薩,來送錢,不是來賺錢的吧?
“還有什么條件,你們也可以再增加,我呢,現在就想到這些
“沒有了,我們沒條件了!這樣就夠了!”
蔡鄉長也是夠樸實的,聽到這些,都被震住了,只會搖頭。
“對了,我也有一個條件
紀遠丑話說在前頭。
“什么條件?”
蔡鄉長趕緊問。
到現在為止,紀總只說要提一個條件,想必這是一個比較為難的條件。
但是為了鄉里的發展,為了能引來這么財大氣粗的企業,蔡鄉長心想,就是砸鍋賣鐵,也要答應紀總的條件。
“是這樣的,村里的鄭老師,是代課老師,在這里代課好幾年了,我了解到,她本身課講得很好,榮譽等身,又有高中文憑。
不過,一直沒能轉正。
我想讓鄉里給她一個轉正的名額,讓她今年能夠轉正。
這就是我惟一的條件了
紀遠說完,蔡鄉長眼睛一亮。
他還以為是什么千難萬難的條件,不就是轉正嗎?這個鄉里每年都有指標和名額的。
但是因為這種名額比較少,代課老師又多,自然是有關系的先轉了,沒關系的就一直往后推。
這也算是地方特色,沒辦法。
都是鄉里鄉親的,誰不會去搭一個靠山呀?
唯獨象鄭老師這種外來戶,在本地沒有靠山,所以即便年年優秀,轉正指標也落不到她頭上。
其實,蔡鄉長也記得鄭老師,因為她參加過全縣的公開課,拿到了第一名,給鄉里帶來了榮譽,當時蔡鄉長還獎勵了她十元獎金。
只是轉正名額,一直被人交代拿走,蔡鄉長也很無奈。
現在紀遠用一家企業的落地生根來“換”一個轉正指標,蔡鄉長也有理由和縣里講,自是一口答應。
“沒問題,包在我身上,正好下個月鄉里要討論兩個轉正的名額,我先拍胸脯了,其中一個肯定是鄭老師的
蔡鄉長慨然道。
“行,如果蔡鄉長有這等擔當,我這邊沒問題,我找地質專家對水進行化驗分析后,就會著手宣傳,此前,我會先投第一筆資金進來,開始修建廠房。
這方面,就需要鄉里配合了
紀遠很爽快。
甚至沒說要等專家水質鑒定出來可以,才來投錢。
她是想邊投資建廠,邊等檢驗報告,說明對這里的水質信心十足。
蔡鄉長還擔心會不會水質萬一檢出不合要求,會讓紀遠撤資,沒想到紀遠會邊投邊等報告。
紀遠當然不用等報告,她只需要一份報告能讓她征得監管部門同意罷了。
畢竟,這里后世的水都賣到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