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副被老子收拾了一頓,果然就老實了。
第二天,上班時看到石拓,林副趕緊上前主動遞了煙,語氣正常地道:
“石副,上回許會計那個案子,多虧你琢磨了一中午,給了我新的排查提示,要不是你提供的新線索,我們都沒想到要去排查熟人,案子能破,多虧了你!”
石拓心想,這小子也太夸張了吧?
他接過煙,淡定地來了一句:“差不多得了,干活去!”
“哎,是,是!”
林副看他愿意接煙,整個人都舒坦了,臉上笑得象朵燦爛的菊花。
隊里的人都看懵了!
昨天林副還嚷嚷,生怕石副搶了他的功勞,今天怎么就變了個人?
有手下偷偷問林副,是不是石副把“案子”還回來了?
林副順給拿起報紙,給對方一個大逼兜,道:
“專心工作,別想有的沒的,石副工作經(jīng)驗豐富,以后我們都要好好向他學(xué)習(xí)
林副一表態(tài),雖然大家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但也都看懂了,肯定發(fā)生了什么事。
本來就沒有什么大的矛盾,當(dāng)事人愿意和解,底下的人自然也順氣。
夏顏在家里,比劃著想給三個寶寶織毛衣。
但是努力了兩天,她還是放棄了。
因為織毛衣對她來說,比拿手術(shù)刀還復(fù)雜……
不過,平時夏顏也沒少鍛煉手法,穿針引線,拿個繡花架子繡花,以此來鍛煉眼力和手指的靈活度。
她繡好的產(chǎn)品,就送人。
看誰喜歡,就送誰。
什么牡丹花開富貴、什么送財童子、鯉魚躍龍門,由于寓意好,繡功也不錯,還被司琴拿去送給老姐妹。
現(xiàn)在用上這些織繡的地方可多了,家里的收音機(jī)、電視機(jī)、沙發(fā)頂上,哪里少得了一塊漂亮的防塵織物了?
因此,夏顏繡出來的東西也不愁沒地方去。
最近又流行勾針,就是用兩根前端有勾的鐵針,勾上毛線,來打毛衣。
毛線當(dāng)然也有配額的,需要拿票券買,有些家庭孩子多的,票券不夠,買不起毛線,當(dāng)然,這也難不倒老百姓。
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大家轉(zhuǎn)而找替代毛線的材料。
很快,大家就發(fā)現(xiàn),用勞保手套拆成線,經(jīng)過熱洗、拉直定型,就能得到毛線的替代品。
于是,也有人熱衷打這種毛線衣。
十副勞保手套就能打一件雞心領(lǐng)的毛衣,可以給十四歲以下、比較瘦的孩子穿。
一時間,能拿到勞保線手套的崗位,成了讓人眼紅的崗位。
這些崗位上的工人,會把發(fā)的勞保手套攢下來,攢夠了,自己懂得打的,就自己打,不懂打的,就麻煩親朋幫著打。
羅文娟搜羅了一堆勞保手套,說要給石拓打一件毛線衣。
她看自己弟弟羅澤坤穿了一件白色的毛線衣,還是挺帥氣的,頓時就動了心思。
她得空就把勞保手套拿到客廳里拆,夏顏抱著醒來的大寶過來時,她正拆得飛起。
“拆這么多,你打算織幾件?”
夏顏見她正開著電視機(jī),邊看邊拆手套,笑問。
這也是現(xiàn)在物資不足的一種體現(xiàn),放后世,衣服都多得賣不完,積庫存了,誰這么費(fèi)心巴力去織一件毛衣。
不過,這也很溫馨。親手給喜歡的人織毛衣啥的。
她倒是想織一件給石磊穿,但是實在搞不定。
“哎,只能織一件,還得等了,等我爸廠里發(fā)新手套,差了兩個手套,線不夠
羅文娟比劃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