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夏顏要看他的證件,他趕緊從帆布斜挎包里掏出一本黑皮的證書,遞給夏顏:
“喏,我是《北方商報》的特約記者,它是隸屬于京城晚報名下的報紙
夏顏一看證件,那封皮上寫著燙金的“特約記者證”。
打開,里面是持證人的姓名、年齡、性別、身份介紹,還貼著戳了鋼印的持證者一寸黑白照片。
雖然鋼印正好打在臉上,讓照片上的面貌有點變形,但還是能一眼看出就是眼前這位男青年。
“你叫魯偉?才21歲,不錯,年紀輕輕就能成為特約記者,我看過你寫的采訪報道,主要都是一些商業報道吧?”
夏顏還真不是為了套近乎亂說,《北方商報》確實是《京城晚報》的親兒子。
隨著改革春風的吹起,報社、雜志社也開始想辦法多賺錢,拓展廣告資源。
但作為公辦編制身份的主體,它們在行事上有點放不開手腳,于是就應運而生了《北方商報》這樣的親兒子。
《北方商報》就屬于半公半私,可以讓私人承包經營,上級爸爸只看你日進斗金的能力,其它只要不違反原則和紅線,報道上就比較放得開。
什么人拐大案、油庫摻假、居民小區發生火災、下水道發現可疑骨骼……這些在主體報紙上不好刊發的內容,則成了親兒子刊發的重頭文章。
別說,這樣的內容還挺吸引老百姓的,訂閱量上漲,廣告商也就來了,廣告收入水漲船高,《北方商報》這樣的親兒子,日子過得很滋潤。
但正因為報道的內容偏負面,所以旗下招了很多非正式編制的記者、特約記者,導致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魚龍混雜。
有些臨時工會打著報社的名頭,在采訪到大量的負面資料和素材后,主動和當事方接觸,討要好處,滿足了就不會刊發負面報道。
這樣的臨時工,往往賺得盆滿缽滿,而且在社會上顯得長袖善舞,社會關系通達。
夏顏看魯偉青澀的樣子,就知道他應該才踏入社會沒多久,處事一點也不老到。
不過,夏顏也沒有輕視他。
因為,人家處事不老到,不意味著業務能力不行。
如果她的態度沒拿捏好,談崩了,魯偉一怒之下,極有可能用方才采到的鏡頭,寫一篇足以干翻味全美口碑的負面報道。
因此,夏顏把他請進茶室,就是想和他好好聊聊,交個朋友。
魯偉以為夏顏會劍拔弩張地嚇唬他,沒想到夏顏如此親切。
他不安地抹了把臉,道:
“你真地看過我寫的報道?看過哪些?”
“《京城老字號的沒落》、《京城老字號何時能崛起》、《副食商店為何提前關門》、《便民點真便民嗎?》,我大約記得這些,印象還挺深刻的,寫得不錯,入木三分
魯偉沒想到,夏顏還真看過他的文章,這些的確是他的心血之作。
所有的作者都是同樣的心理,但凡對方看過自己寫的東西,就會無由產生一種搭上線的親切感。
魯偉明顯放松下來,笑道:
“看來夏總沒少看報紙,也很關心我們的《北方商報》,感謝您對我報道的評價
“看了這么多您的作品,我能感覺得出來,您是一位充滿正義感的記者,只是不知道這次為什么會配合那人,是想做一個虛假宣傳的報道嗎?
我在想,是有人想要暗中對付我們嗎?
其實,可以攤開來說,對方給你多少報酬,我們付雙倍,再加上一年廣告投入的額度給您
夏顏開門見山,擺出自己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