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拿到這個獎開始,他們的人生命運就已經改變。
他們中有些人,受到當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解決了城鎮居民戶口,得到了文化館、當地報社編輯等職位。
還有一些人,還是堅持詩人放蕩不羈愛自由的生活,不肯被收編,過安穩的生活,但在他們當地的圈子里,他們已經是圈內備受矚目的人物。
所有升華的情緒,都在得獎這一刻得到釋放。
獲獎詩人們有的淚流滿面、有的振臂高呼,總而之,場面十分精彩。
反而是最后壓軸出場的魯偉,顯得從容淡定。
可能是他的經歷在這些詩人中最顯特殊,他竟然像流浪漢一樣生活了大半年。
除了出發時帶的幾百塊錢,魯偉一路上都是像“化緣”一樣,隨機生活,從中感受到了老百姓的淳樸之美。
魯偉發表了獲獎感。
燈光和鏡頭都打在了魯偉身上。
出乎夏顏意料的是,魯偉的發,中規中矩,沒有出人意料的各種口號,沒有漫無邊際感的詩人感慨。
他感謝了生活的磨礪,領導和社會各界朋友的支持,家人的理解,最后,他說:
“我在這次徒步流浪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義,我感覺自己已經褪去了浮華,能踏踏實實工作生活。
接下來,我的人生將步入正軌,找份安穩的職業,工作,結婚,生孩子,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這份實實在在的發,如果在平常年終表彰優秀員工大會上,肯定是一次優秀的發。
但在這種詩人頒獎大會上,這份過于樸實的發,卻起到了極大的反差效果。
拿下這份大獎,魯偉不是應該高屋建瓴,拔高自己精神層次來鼓噪發嗎?
大家還奉他為精神偶像呢,想從他的發中,汲取朦朧詩發展的能量,這下被他過于現實的發,攪得無所適從。
“很好,這才是我們時代需要的詩人,需要的務實精神!
當前我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我們的詩人,文能吟詩作賦,為人民群眾提供精神食糧;
武能親自上場,投身一線,踏實工作。
今天來參加這個頒獎大會,給了我意外的驚喜!這是我們時代需要的詩人!”
就在場面有點繃不住的時候,沒想到,來現場參加頒獎儀式的上級領導,興奮地作了這個補充發。
記者們眼睛雪亮,一下子就抓到了會議的重點,大家抓住現場噴涌出來的報道靈感,奮筆疾書。
夏顏也沒想到,魯偉的思想會發生這么大的轉折變化。
他不是想要自由嗎?
想要用流浪去鍛造自由浪漫的靈魂嗎?
突然變得如此務實?
夏顏心中一緊:
她原本打算會一開完,就和紀遠回去。
魯偉還是挺有意思的,他在這小半年里,肯定也經歷了什么。
或許,魯偉的生活,發生了什么重大的挫折?
他才會有這樣的變化?
一念及此,夏顏陡然升起了與魯偉接觸的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