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在馬路上,你要是看到有人踩窨井蓋,這人十有八九不是北方人。
主要原因有幾個,一個是北方有說法,踩窨井蓋晦氣,沒有科學(xué)依據(jù),純民間的說法。
第二是,以前窨井蓋經(jīng)常被偷,有時候窨井蓋沒了,就用個薄木板蓋著,你踩一個試試。
孫平安上初中的時候,有一次沒注意,踩了一下。
瞬間消失術(shù)!
嗖一下,180的胖子,連“啊”都沒啊出來,瞬間人就沒了。
還好是大白天,被4個路人聯(lián)手給拽出來了……嗯!人少拽不動。
這要是晚上,那人就真的沒了。
“4塊一斤,整一條不?”
(各地物價不同,加上年代,所以對價格請勿深究,不標(biāo)注的話,肯定一幫人說,信不?)
“給我整一條大的。”
“胖子,等會哈,我先給他邀一條。”蔡叔跟孫平安知會了一聲,按照對方要求,挑了一條大的。
“4斤2高高的,16塊8,零頭給你抹了,給16就得了。”
蔡叔一邊說著,一邊就要把黑魚套塑料袋里。
“哎哎哎!等下老板,給我去個鱗,再分成兩半,切成片,我拿回去做水煮魚。”
瞧,又是細(xì)節(jié)。
北方人不管賣菜的攤主叫老板,叫大哥大姐大姨叔,顯得親切。
孫平安一聽這話,差點笑噴。
這人不是北方人,而是說著東北話的南方人,實錘了。
果然……
蔡叔一聽這話,臉就撂下來了。
“啥玩意兒?給你去個鱗,再分兩半?還要切成片?”
“那啥,用不用我再給你煮好了,喂給你吃?”
“老板你還有這服務(wù)呢?”
這是個沒眼力見,聽不懂好賴話的。
“我服務(wù)個嘚兒啊!你是來買魚的,還是來找茬的?愛買買,不買滾,跑我這兒尋開心呢?”
“還他嗎去鱗分半切片,我把你給煮了。”蔡叔直接就爆了。
年輕男子被罵的一愣一愣的,估摸著他都不知道自己為啥被罵。
在南方菜市場,你要是買2兩肉,人家都能給切成片。
買淡水魚,人家都給收拾的干干凈凈。
買一根玉米,人家都能笑呵呵的給你把玉米粒剝好。
可在北方,這樣做分明就是在找茬、挑釁、找罵、找揍呢!
你要是就買2根小蔥,人家能送你一個大土豆……直接摔你臉上。
不懂的童鞋,可以對比一下《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里頭,魯智深找屠夫麻煩的時候,要求瘦肉肥肉分開切,然后還要剁成臊子。
只不過換成現(xiàn)實,魯智深怕是會被揍得連他老媽都不認(rèn)識。
“還買不買?不買滾!”蔡叔罵道。
這人也是個慫的,縮了縮脖子,乖乖掏錢,接過塑料袋。
“蔡叔,給我也挑一條黑魚棒子,要去鱗,分半,切片。”孫平安笑道。
“滾犢子,我給你把皮去嘍!”蔡叔笑罵道,挑了一條活蹦亂跳的黑魚,往稱上一扔。
“3斤會不會太大了?”
“不大,我請哥們吃飯,人多。”
蔡叔把黑魚按住,隨手抓起菜刀,一刀背就把黑魚給拍暈了。
然后放在案板上,動作麻利的去鱗,分半,去內(nèi)臟。
“哎哎哎!老板,憑啥你給他整,不給我整啊?”還沒走的年輕男子不樂意了,這不區(qū)別對待嘛!
“咋的,這我侄兒,親侄兒,我樂意給他整,咋地?不服?”
蔡叔抓著菜刀,瞪著眼珠子,梗著脖子叫道。
那架勢,大有一種你再敢嗶嗶一句,菜刀就嵌你身上的感覺。
年輕男子縮了縮脖子,走的跟后面有狗攆似的。
孫平安和蔡叔對視一笑。
“回去自己切片去,沒工夫跟你扯犢子啊!”
“哈哈!蔡叔,再給我把魚煮了唄?”
“滾犢子。”
這就是北方人買菜的日常,逗悶子打趣,扯犢子。
生氣?
要是不熟悉,當(dāng)然不能這樣,那就是挑釁找茬了。
熟悉的都這樣,不開玩笑沒意思。
要是連玩笑都開不起,就沒下次了。
盤古公司經(jīng)過大力推廣,現(xiàn)在已經(jīng)經(jīng)常能夠見到付款碼了,不過距離全民手機(jī)支付,估計還要個一兩年。
孫平安掃碼付款,接過袋子,和蔡叔道別,晃晃悠悠,不緊不慢的向著那名年輕男子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