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尤夫人后,王夫人怔怔的坐在廳堂里犯起了愁。
她原本是打算忙完三少爺?shù)幕槭拢徒o二小姐找個門當(dāng)戶對,過得去的人家。
經(jīng)娘家嫂子這么一攪合,她少不得要去老太太那走一遭,借著她的名義,拒了這門親事。
順便探一探,看能不能將二小姐的婚事,甩給老太太。
嫁進(jìn)林家這么多年,她對婆母寵溺庶子庶女的行為,多少是有些意見的。
平日里除卻年節(jié)必要的請安,她都懶得去靜安院走動。
過了一日,外頭的雪也停了,王夫人還是讓嬤嬤扶著,去了靜安堂。
王夫人進(jìn)大廳時,只有房嬤嬤在收攏剛用過的茶盞。
聽到門口的動靜,房嬤嬤趕緊放下手中的活,到門口迎了迎,“給夫人請安”
王夫人略略抬手,“起來吧,老太太呢?”
“在偏廳修剪花花草草,老奴帶您過去”
說罷,房嬤嬤便在前頭引路,往偏廳去。
偏廳內(nèi),老太太正在耐心細(xì)致的修剪水培觀音。
王夫人屏退了扶著她的嬤嬤,上前微微側(cè)身行禮。
“給婆母請安”
老太太放下手中的剪子,回過身來。
“快起來,前些日子不是病了么,怎么不在屋里好生養(yǎng)著”
“勞煩婆母掛念,己經(jīng)好多了”
老太太用毛巾擦了手,從植栽盆堆里走了出來。
“雖然雪停了,外頭還是很冷,來火爐邊坐”
王夫人便依著老太太的指點(diǎn),尋了個不靠窗的位置坐下。
老太太落座后,王夫人先是問了下大小姐前幾日過來的情形。
聊了些無關(guān)痛癢的閑話,才扯到二小姐的身上來。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二丫頭都十六了”
老太太也感嘆道:“可不是么,都到了相看婆家的年紀(jì)了”
有了這個話茬,王夫人便順勢說了開來。
“按理說她的婚事,我這個做嫡母的,該用心相看著,可去年忙庭兒的事,給耽擱了”
老太太面色淡淡的,“倒也沒那么急,還是得找個合意的”
大小姐就是急急忙忙找的徐家,才會埋下這么多后患來。
好在她心胸開闊,日子也就這么過了下去,若是換作愛使小性子的二姑娘,那絕對不是今日這番光景。
見老太太意有所指,王夫人哂笑著道:“說來也巧,昨兒我娘家嫂嫂還跟我提起,說是顧家大郎,在宴會那日相中咱們家二姑娘了”
“……”
老太太臉色一冷,只摸著手中的茶盞不說話。
王夫人趕緊又解釋道:“那顧家大郎,去年才喪了妻,我自然是不肯的,就當(dāng)是個閑話聽聽也就罷了”
聽得她拒絕了,老太太這才面色緩和了一些。
“就算是聽閑話也不行,合著咱們將軍府家的姑娘,都要去給人做填房不成?”
聽得老太太這語氣,王夫人便知此事絕無可能了。
她面露尷尬,聲音低了幾分,“這事,兒媳原本也不打算特意跟您來說的,只是嫂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