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銘本身便是農民,對于農民的想法很了解。
在蘇家村村民的眼里,種植水稻才是正道,畢竟稻谷是糧食,可以自己吃,也可以賣,糠皮可以喂豬養雞,一些空閑的山地種一些菜、玉米、地瓜之類的作物,算是副業。
蘇家村的人都知道三華李,雖然在粵省很多地方都有種植,但這種水果在蘇家村并沒有推廣,要形成規模很難,農民固有的觀念和模式很難改變,想要打破這么一個常規,那就必須要有模范!
你說三華李好,種三華李能夠賺大錢,你怎么知道?你能確保我們的心血不會被浪費?萬一那一年收成黃了,那就真的是付諸流水,我們吃什么喝什么?
楊靜茹跟蘇西坡談過很多,也知道村民的想法,于是找到了蘇銘。
蘇銘有很寬廣的土地,還有一大片的山地,而且蘇銘還年輕,見過世面,不會像村民那般頑冥不靈,楊靜茹覺得,蘇銘是最適合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蘇銘陷入了沉思。他的土地的面積很寬廣,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貧瘠,種菜什么的就不指望了,他也沒那個心思,種三華李好像也不錯。
楊靜茹抱著蘇銘的手臂搖啊搖的,一雙柔軟擠壓著蘇銘的手臂,可憐巴巴的,“蘇銘,你不會見死不救吧?”
“行,我答應你。”蘇銘點了點頭,說道。
“耶,太好了!”楊靜茹欣喜的站起來,揮了揮小拳頭,情不自禁的湊在蘇銘的臉上親了一口,然后興沖沖的跑了出去,“我再去跟蘇西坡討論一下,看看能不能再發動幾家看看!”
果凍一般柔軟的紅唇,帶著淡淡的芬芳,讓蘇銘留戀不已,撫摸著臉上的痕跡,這種感覺讓他有些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