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茹這一段時間的工作還是挺有效果的,這些村民大部分都很服她,已經逐漸接受了她這個村長,聽到楊靜茹說話,很快便安靜了下來。
跟著一起種植三華李的村民一開始有七八戶,后來逐漸增加到十五戶,蘇銘從富春果苗場那里買了足足有五千株三華李的果苗,蘇銘自己一個人的山地就種了大概有兩千株,其余的都分到了這十五戶村民的手中,每一份差不多都有兩百株左右,而且當時還是蘇銘先付的款。
“各位,我理解你們現在的心情?!睏铎o茹看著村民,誠懇的說道,“但是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們,墨守成規只能貧窮,想要發家致富,必須要另尋出路,而現在唯一的出路,便是種植三華李!現在,現在我們已經把三華李果苗種下了,只要管理的好,總比你們現在種植水稻要好?!?
“你是大學生,你說什么都是對的啦?!?
“說的那么好聽,誰知道最后會變成什么樣子啊?”
“怎么個好法啊?”
“既然諸位都不相信,那我給各位算一筆賬?!睏铎o茹深吸了一口氣,說道,“你看你們種植水稻,每一畝水稻平均產四百多斤,我算你們五百斤,這位大哥,我想問你一個問題,現在一擔谷子能賣多少錢?”
被問道的那個農民蘇大頭臉微紅,搖了搖頭,說道,“現在的世道越來越艱難啦,以前一擔谷子能賣個兩三百,現在啊,最多也就一百五左右?!?
這一句話得到了那些村民的贊同,這些年,農產品的價格大跳水挫傷了很多農民的積極性,但他們也沒有什么辦法去改變,除了自怨自艾,也沒有想過去改變。
“那你現在一年能收多少擔谷子?”楊靜茹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