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可以吃好,穿好,用好,還可以供幾個弟弟讀書。
但京城的物價高。
這筆錢,對他們幾個人來說,光是吃穿都不夠。
杜如畫一家,早就因為上官清的緣故被養叼了。
比如每頓飯食,必須見葷星,而且糕點和水果隔三差五的也必須吃上一些。
簡直就比上官府的主子們吃得還好。
但錢也往往花的很快。
沒辦法。
上官清只能每個月,給杜如畫他們一百兩銀子。
他現在降到五品的小官了。
每個月的俸祿,也就二百兩銀子左右,外加節日發放一些米面之類的。
其中一半的銀兩都給了杜如畫。
還要拿出五十兩的做善事。
預留二十兩做平常的應酬。
這剩下的三十兩,自己花都不夠,更別說養正妻和兩個孩子了。
哎!
也就是在這時,上官清深有感觸。
怪不得清流一派,都不納妾。
他們是真的養不起啊!
其實過成今天這種局面。
先不說跟賀顏每天都找他們的茬有關。
嗯,
就是杜如畫本身也有很大的問題。
比如杜家的那些個窮親戚。
在得知杜如畫給文陽侯爺做了妾室后,竟然一波又一波的進京探親。
他們說是來恭喜的。
其實大都是在府里吃吃喝喝。
就這還不算。
臨走的時候,還要帶上一些京城的特色禮物。
雖然錢財是杜如畫出的。
可她不夠花了,還不是要找上官清要。
這跟他花的又有什么區別?
又比如杜如畫的那些個弟弟。
其中一個的年齡,差不多十四歲了。
杜如畫想讓上官清給自己弟弟安排個差事。
上官清自然不會答應。
清流一派,就連自己家子弟都是靠著真才實學上來的。
還有她的二弟弟。
杜如畫想讓上官清給找個書院學習。
但京城的書院,杜如畫的弟弟都是進不去的。
京城的書院。
你想上,只有兩種方法。
要么就是需要花大把的銀子,要么就是有錢。
但她弟弟一沒真才實學,二也沒大把的銀子,自然也進不了書院。
上官清對杜如畫說:“不然,我親自來教導吧,還能省下不少錢。”
但人家偏偏不樂意。
甚至為此還和上官清冷戰了好久。
最可笑的是,杜如畫的娘,竟然要他回瀛洲老家那邊擺酒席。
上官清就很無語了。
你們全家都搬到京城了,還回老家干嘛?
就是為了炫耀?
可他們清流一派,最不屑的就是炫耀。
如果是正妻就算了。
杜如畫只是一個妾而已。
她們還真的把自己當一回事。
最讓上官清受不了的一點。
杜母竟然說他們上官府的飯食,比不上她們在老家吃的。
如果上官清沒記錯的話。
杜父是個獵戶,田地沒多少,平常在家連飯都吃不跑。
是杜如畫救了上官清后,他每隔幾個月就寄五十兩銀子過去,他們家才能過上正常人生活的。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