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開荒的第一波收成就達到了1200萬斤大米。這樣的收成出乎了基地所有高層的意料,即便是傅恒遠也覺得不可思議。
知道這個消息后,新掌權基地倉庫的蘇家老頭子幾乎高興到跳起來。
他太慶幸自己當初聽了自家兒子的話,全力支持傅恒遠和農場一起進行這場豪賭,果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
當場通知了倉庫財務,將1200萬積分劃入開荒項目的專項基金之中。
有了第一波的成功案例在前,當農場準備投入第二波種植行動的時候,出現了不少紅眼病人。
他們像是看到風口一樣,篤定極熱就是種植的最好時機,和極寒的極端天氣不同。
只要抓住了這個風口,豬也能種出大把的糧食。
既然農場能行,那他們一定也行!
所以以蘇家為代表的8位手握實權的副基地長,形成了一個小型種植聯盟。
提出要在基地的南邊,開辟出一片田地來種植糧食。
面積約有畝。
為了利益最大化,他們甚至不要基地的積分投入。
存粹作為高層們的個人商業投資行為,進行開荒耕種。
他們會聘用3-4萬名基地難民進行耕種。
積分由聯盟自己出,但種植出來的糧食也將作為聯盟自己持有。
相當于第二個擁有自主權利的基地農場。
這件事在整個基地內都引起很大的反響。
不少人在親眼見證過西邊大片的金色稻田后,都極其羨慕那些被農場選中的種植工們。
并且蘇氏開荒聯盟給出的條件,對三級安置區的難民們來說很是誘人。
種植期兩月,每人每月支付200積分,包吃包住,收成后達標的田地將再次獎勵300積分。
兩個月700積分,這和撿錢有什么區別!
為此,當蘇氏開荒聯盟同樣在三級安置區公開招募的時候。
但凡是有手有腳還能自由行動的人,都來報名了。
僅僅半個小時的時間,近4萬人的蘇氏開荒團隊就組成完畢。
當晚,這一大群人就跟著蘇氏的人,浩浩蕩蕩去了荒地。
支起帳篷,斗志昂揚的準備開墾田地。
反觀農場這邊,似乎過于平靜了。
慕九不是好高騖遠的性子,依舊是那6000畝田地,和7200個大學生。
在頭一波糧食全部收獲之后,慕九讓趙越那邊用項目款給所有人都發放了500積分的獎勵。
順便讓傅恒遠動用關系,給拖了幾大頭麝牛肉過來,給大家舉辦了一個小型的篝火晚會。
也相當于第二波種植的動員會,讓大家伙再接再厲,把工作做到最好。
然后晚宴的第二天,便是按部就班的種地。
由于三級安置區的遷移和動蕩,原本在小街上開中醫診所的麗姐和她弟弟,被慕九接到了農場住下。
慕九早就想這么做了,但麗姐一直不肯,她有她自己的處事原則。
現在慕九以照顧這7200個員工的身體為由,將人接過來。
順便給麗姐姐弟兩布置了任務。
請麗姐聯合樓媽媽一起,每天給種植的大學生們煮上一碗解暑的涼茶。
這兩人都是專業的。
再由趙越那邊給分發下去,盡可能的給大家解暑。
這采購茶葉和中藥的積分,自然是開荒項目組走公賬。
至于農場內部,自從面積擴張以來,以樓楠和顧陽為首的小團隊們便忙碌了起來。
500畝田地,在傅恒遠的特殊照顧下,圍墻之內實現了機械化的生產種植。
極熱之下,蔬菜和水果比原先的收成數量,增加了整整6倍。
當然這其中不乏慕九摻撒了靈泉水的功勞。
頭一波一共收獲600萬斤左右的蔬菜,以及60萬斤左右的水果。
這回倒是不用隱瞞農場的真實收成了。
畢竟從種植到入庫,再到售賣,全部都歸農場所有,外面的人無權過問內部事務。
即便外面的人想要插手,有傅恒遠的帶槍軍隊守在這里,也沒人真敢打農場的主意。
慕九讓大家將56的蔬果采摘后制作菜干和果干,保存起來,往后慢慢售賣。
所以農場內部的地下,除去小水庫的部分,幾乎已經被完全挖空,用來當做存儲的倉庫。
這些被采摘完畢的田地,慕九則讓人開始繼續馬不停蹄的進行下一撥的種植工作。
剩下的16部分,則每日采摘一些,運送到一級二級三級安置區的銷售點去售賣。
各處的銷售點,慕九早就讓顧陽著手招兵買馬,將店鋪和人員準備好了,隨時可以開始。
她讓人將新鮮蔬果按照大小和品質分為三個等級。
一級安置區賣最好的a級蔬果,照奢侈品的價格,按兩售賣。
二級安置區賣次等的b級蔬果,照正常價格,按斤售賣。
三級安置區賣品相最差的c級蔬果,照打折價格,按個售賣。
各級價格不同,品質也不同,但是基本不會出現越級交叉購買的情況。
畢竟一級安置區的貴族們,也看不上二三級安置區的次等水果。
這樣一來,整個基地就都能吃上蔬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