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事情始末,景德帝捏了捏眉心,便打發墨歸下去了,他也沒有完全相信墨歸,差人出去查探了一圈,得到的答案與墨歸說的基本吻合,這才不做他想。
招來海公公,他沉聲道:“朕記得那個方錦詩的夫君是京谷路鹽鐵轉運使吧!”
海公公答道:“官家記性真好,方家那位姑奶奶正是嫁去了孟家!”
景德帝點頭:“孟大人在這位置上也呆的挺久了,是該調動調動了,寧古知府前日上書說患了重疾,想要告老還鄉,朕正愁沒有合適的人選,若江將軍歸京后,孟家不能給江大人一個妥善的交代,那便讓孟大人去寧古吹吹冷風,清醒一下腦袋!他們夫妻恩愛,朕準他攜妻上任!”
海公公嘴角抽了抽,那位方家姑奶奶之前一定覺著是她本事,才會幫夫君謀到鹽鐵轉運使這樣的肥缺吧!她根本不知道,官家是看在皇后娘娘的面子上,才提攜了這個連襟。
方錦詩不知感恩,竟還要坑害皇后娘娘喜愛的侄女,并且縱容女兒做出那等丑事,官家怎會輕易饒了她!
寧古可是極寒之地,前任知府是犯了錯才被調去那里的,希望孟大人夫婦別犯糊涂,讓自己在那種地方度過后半輩子!
將事情都吩咐下去,景德帝也沒能靜下心去處理國事,想去仁明宮看看皇后,卻又不知去了以后要說些什么,將后宮之人想了一遍,他才起身對海公公道:
“許久沒去喜淑儀那里了,朕去看看她!”
海公公怔了怔,官家竟主動說去后宮,這可真是少見。
雖然有點驚訝,但海公公并沒有多問,只道:“是,老奴這就去安排!”
……
另一邊,禁軍已經將圍堵在御街周圍的百姓驅散,可這樣大的熱鬧,百姓怎會放過,堵在東街的各個茶館里,等待后續。
很快就有人跑進了一間茶館,朗聲道:“處置下來了,處置下來了!”
聽到這話,百姓呼啦啦地圍了上去,詢問道:
“怎么樣?怎么處置的?官家可給那騙婚的衣冠禽獸判了刑?是墨刑、宮刑還是流放?”
“他那玩意也用不著,宮刑都便宜他了!”
“你說的沒錯,不如換成打板子,就往那畜生屁股上打,看他以后還如何做這種下流之事!”
百姓們得聞袁家公子光個身子敲登聞鼓,全都跑過來看熱鬧,起初只是當個笑話看,畢竟哪個高門大戶里還沒點見不得光的事。
可后來眾人發現這個敲鼓的袁三公子,正是近日向方家提親的那位,便越聊越覺著憤怒。
前些日子這袁三公子在馬蹄下救下了方姑娘,在對方屢次拒絕的情況下,還當眾說要對人家負責,三番四次向方姑娘提親,當時他們還覺著袁三公子是個有擔當的真男人,現在想想真是諷刺啊!
有幾位秦樓里的姑娘還爆料說,那袁公子之前與友人一同來秦樓里消遣,她們那些人碰他哪里他就擦哪里,之前她們還以為這袁公子是嫌棄她們,如今才知道,他根本就碰不得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