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瀟想到就去做,立刻和經理溝通掛牌換隊。
經理是個臉上始終掛著笑的小胖子,聽到他要換隊的消息,也沒有拒絕,但也沒有答應。
只說,你先去找愿意接受你的俱樂部,要是有隊伍愿意要你,就再談轉回的價錢。
商瀟這個賽季是排位榜一,也加了不少其他俱樂部的好友,當即就去聯系了。
很快,他就收到了回復,是敗者組一輪游的戰隊,常規賽積分第五名。
因為是敗者組,輸一場比賽就回家,這會兒打完了基本上就等于期末考試結束,各回各家。
隊伍輸了大家心里都有股氣,也隱約知道隊伍的不足在哪里,或者的確需要新鮮的血液。
這不,看到商瀟的詢問就立刻回復了,表示有意向談。
但結果不盡人意。
轉會費太貴了。
商瀟簽合同的時候沒注意,他只看了自己合同簽約的時間年限。
簽字的時候經理說聯盟的合同都是這樣的,如果中途不想打了就轉會,跟打工跳槽一樣。
商瀟在父母的公司見過勞務合同,一般也是簽三年,員工不想做了找人事就行,也不用賠付什么違約金,他理所當然以為這些合同都是一樣的。
可聯賽職業和工作職業到底不一樣。
除卻職業合同以外,還有經濟合約,樣樣都要花錢。
經理掛牌高價,商瀟這一個賽季打下來也沒打出什么好成績——從結果上來看。
即便從過程上看,的確有亮眼之處,可是后半輪他壓根就沒有上過場,誰知道他現在的具體實力呢?
這樣的選手,和去青訓營挑人有什么區別?
在倒數第一的俱樂部待一個賽季,漲價那么多?這不是純純耍人玩嘛,大家都是投資俱樂部賠本的,怨種也不是這樣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