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溫薏一樣為生活發愁的還有余青青。
她有著同樣的覺悟,而且這種覺悟比溫薏想通得更早。
余青青是從小就知道自己和其他小孩不一樣。
她是被母親拋棄的小孩,父親則是個酗酒的賭徒,不拖家里后腿就算不錯了,還能指望他什么呢?
甚至在她父親被關起來之后,家里的情況才慢慢地得到改善。
從前那賭徒沒有被抓緊去,家里一有點錢就被他搜刮干凈,甚至找別人借錢,不得已奶奶掙到的那點錢全部給他又貼了進去。
她從懂事開始,就知道自己得靠自己了。
同齡人有家庭積累財富,她得自己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去積累;別的小孩出生就能吃上山珍海味,住在干凈明亮的房子里,她得自己去存錢買到她的新房子。
能怎么辦呢?
慢慢干唄。
人和人是不同命的。
她不消極,她覺得自己可以。
高中的時候被溫薏帶著,她掙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甚至因為身邊的同學家庭富裕,她這第一桶金比許多人的薪資還要高;
念大學之后,更是努力得不行。
一開始借著高中還沒有忘記的知識給小孩做兼職,到后面學了專業知識后做外包。
這些年除了和溫薏出去玩,她基本上沒有其他的空閑時間。
正因為如此,再拿到畢業證之前,她身上其實有一筆不小的存款。
當然,是對于她個人來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