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開平已經來到了河岸上,不顧北岸飛射來的子彈,強令大家通過那個唯一的浮橋,向北岸突擊。沙長海更是在河邊跳起腳來地大喊大叫著,最終決定還是要以身作責,親自帶領一個營從這座唯一的浮橋通過。
雖然與熊開平和沙長海一樣得焦急,張賢還是保持著平常的鎮定,一面命令南岸的炮火與輕重機槍密集射向北岸的敵陣地,一面命令三五四團的韓團長到下游再去找尋可以徒涉的河段。
沙長海已經帶著人沖上了那座浮橋,這馬上引來了對岸輕重機槍,以及迫擊炮的重點打擊,河面上一時間子彈飛舞,炮彈落在河水之中,將這條本來平靜的河面打出了一處處三四丈高的水柱。猛然,一枚迫擊炮彈落在了橋梁的附近,這座并不結實的浮橋再一次被炸斷了繩索,南岸的人們不由得發出了一聲驚呼!
但是,奇怪的事情卻發生了,這座橋另沒有垮塌下來,正在橋上奔跑的沙長海副團長也沒有掉進水里,他已經三步兩步地沖過了浮橋,到達了彼岸,在他的身后,三十二團的士兵們也源源而過,沖過了北淝河,沖過了河灘,沖向正面的襄河縱隊的陣地!
張賢不由得舉起了望遠鏡,向著浮橋的下面看去,卻見到工兵營的士兵們,在營長葉思齊的帶領之下,一個個立在寒冷的河水里,用手和肩膀扛起了這座浮橋的橋板,排成兩列縱隊,齊扎扎地通到了河的北岸。
不知道為什么,張賢的眼睛忽然就濕潤了,這就是他十一師的兵,是他為之驕傲的資本!
很快,河面上那兩座垮掉的浮橋又搭了起來,而與以往不同,這兩座橋也是工兵營的士兵們用雙手與肩膀扛起來的橋!
三座浮橋的架設成功,于是也成就了十一師攻無不克的神話,熊開平指揮著三十二團以最快的速度沖過了浮橋,沖上了襄河縱隊的陣地,雙方在近距離展開了肉搏,混戰在了一起。
張賢卻不失時機的命令緊隨其后人三十一團迅速跟進,強行突破這道關口。襄河縱隊第三旅終于守將不住,退往了第二道防線里,企圖以對會第十四軍那樣來對付第十八軍。
看到敵人敗退而去,張賢馬上命令十一師全體過河,同時通知十八軍的**軍長,楊軍長于是命令一一八師緊跟在十一師之后,從同一地點過河。
十一師奪取了第一道防線之后,張賢只稍作休整,立即對第三旅的第二道防線展開攻擊,這一次他卻是以三個團呈品字形作錐狀突破,這種戰術方式很是有效。盡管方達旅長按照劉興華的指示,想從兩個側面展開側擊,配合正面阻擊來完成對敵人的三面圍抄,而迫使其后退,想要重新奪回一線陣地,但是張賢的三個團向著三個方向猛扎,互為倚靠,想要象對付十四軍那樣來對付十一師,顯然是失去了效果。
第三旅在兵力上也無法支持對整個十一師的驅逐,反而被十一師咬住了后腳跟,跑都跑不起來。第二道防線就這樣被十一師突破,而這一回,張賢并沒有讓十一師再作休整,卻是命令這三個團死死地咬在第三旅的身后,接連著突破了其第三道和第四道防線,在天黑的時候,一直打到了最后一道防線上來。
十一師突破襄河縱隊的河防,這就象是一個多米諾骨牌,立即引起了連瑣的反應,十八軍的另一個一一八師沿著這個被打開的缺口,往西直擊板橋正面的襄河縱隊第一旅與第二旅,十四軍也同時再一次發威,一個師首先沖過了北淝河,奪取了一處沿河陣地。
劉興華知道,這條北淝河防線已經無法再堅守了,如果再在此耗下去,那純粹就是在浪費子彈與浪費戰士們的生命,不得已,他只得向中野指揮部請求撤離,以避免象王勇那樣遭受更大的損失。畢竟,襄河縱隊的作戰能力有限,不如中野一縱,更何況襄河縱隊也在板橋附近阻止敵十二兵團前進達一天一夜,基本上算是說得過去了,所以很快,中野指揮部便同意了劉興華的請求,同時命令襄河縱隊退往南坪集附近的澮河北岸,與中野一縱一起,再行阻擊。
接到這個命令,劉興華如釋重負,當夜命令襄河縱隊放棄北淝河,向北撤去。
**來到十一師表彰張賢能夠在一個下午如此短的時間內,突破襄河縱隊堅守的沿河陣地,十一師著實為他在黃維的面前露足了臉,十四軍在這里打了一夜半天,卻是毫無建樹,這也就說明了十八軍在十二兵團里舉足輕重的原因。
張賢這才想起來,能夠贏得這一仗的關鍵還是因為工兵營的功勞,于是馬上命令陳大興去叫來工兵營的營長葉思齊,同時向**軍長講明了此次作戰成功的經過,**軍長也對這位葉營長佩服不已,能夠以身體為支撐來架設浮橋,這在十八軍的軍史上還是第一次,這也正說明了這個葉營長的勇敢與機智。
可是,當陳大興只帶著工兵營里的兩個連長回來的時候,張賢與**這才知道,這個被他們認為是英雄的葉營長,就在這一次的戰斗中犧牲了。
“葉營長被敵人的子彈打中了,但是他依然咬著牙扛起了橋板,大家都看在眼里,叫他去休息一下,他都不去!”兩位連長此時的眼睛都是紅紅的,其中的一個這樣默默地說著:“我們所有的人都被營長鼓舞著,所以沒有一個人懼怕,一直到大家都過了河,葉營長卻倒在了河水里,我們撈起他來的時候,他已經……”說到這里,這個連長再也說不下去了,和邊上的另一個連長都嗚咽了起來。
張賢與**四目對視著,默然無語。
張賢的心頭如壓了塊巨石一樣得沉甸,忽然想起來,這個葉營長才剛剛新婚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