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二日上午,被明軍俘虜的杜度等人,在獲得了明軍的優待,覺得自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之后,便陸續說了一些他們覺得無關緊要的事情。
但是他們一旦開口之后,想要說些什么就由不得自己了。在錦衣衛的循序漸導的引誘下,他們能說的和不該說的,就通通都說了出了。
當所有的尸體和存活人員都被認出來之后,關于杜度、鮑承先等人的身份和他們的事跡,也陸續的從這些人口中問了出來。
朱由檢聽取了連善祥送來的審訊口供之后,便讓連善祥去試著招攬一下杜度、鮑承先兩人,雖然他并不覺得這兩人招攬過來有什么作用,一個是被后金諸貝勒深為忌憚的廣略貝勒褚英之子。
當年努爾哈赤廢除褚英繼承人位置時,后金諸位貝勒都是出過力的,其中又以代善和黃臺吉最為賣力。因此這位杜度貝勒,在后金國內一直是一個邊緣化的人物,誰都不愿意看到他重新返回后金的權利中樞。
朱由檢甚至覺得,如果這位杜度貝勒能夠就此被自己干掉,估計最為開心的還是后金國內的那些貝勒們。他們既不用自己動手,又能夠借著杜度被殺的機會堅定女真親貴反明之心。
而另一位漢人鮑承先,是曾經的大明參將,在遼沈、廣寧兩戰中都是率先敗逃,但是因為出身遼東將門,因此被努爾哈赤所招降,但并不被重用。等到黃臺吉登基之后,有意扶植遼東漢人的勢力,才在寧完我的推薦下,被黃臺吉召入了剛剛成立的文館。
因為得到了黃臺吉的器重,所以這位遼東降將在入關伐明的戰爭中表現的尤為積極,不僅積極的為黃臺吉出謀劃策,還親自出面去招降被圍攻的長城關口明軍各部。此人領兵作戰不行,但是對于大明軍隊內盤根錯節的關系倒是了如指掌,加上他對這些過去軍中同僚的心思尤為熟悉,常常能夠猜測的八九不離十,因此入關后連連得到了黃臺吉的嘉獎,一時倒是成了黃臺吉的心腹之人。
此次他跟隨杜度前往石門寨督戰,除了協助杜度之外,主要的任務還是監督杜度的行,防止這位過氣的努爾哈赤長孫在蒙古人中發展自己的勢力。
鮑承先對于黃臺吉的確有用,但是對于崇禎來說,卻沒什么作用。因為他不需要借助鮑承先去熟悉明軍的將領和指揮作戰機構,錦衣衛那里的資料要更為詳盡一些。而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已經證明了此人根本不適合領軍作戰,把他招攬回來之后,純粹是多養了一個廢物。
不過為了表現自己并沒有對后金親貴有趕盡殺絕的意圖,崇禎還是讓連善祥去招降了一次,起碼杜度作為努爾哈赤的長孫,如果他真的投降了大明,在政治上倒是能夠對后金國內造成一些沖擊。
但是崇禎的善意很快就被兩人拒絕了,連善祥小心的向崇禎回報道:“…杜度很干脆的拒絕了陛下的提議,說是不能辱沒了父祖的英名,不過他倒是不再像昨天那樣,把請求陛下賞賜他一死掛在嘴邊了。
至于那位鮑承先,他沒有明著拒絕陛下的提議。只不過,他同臣說了許多云山霧繞的話語,這話里話外的意思大約是,一是家人親族都在沈陽,他要是投降了,恐怕在后金國內的家人和親族都會遭殃;
二則是他此前已經投降了一次后金,現在剛被抓就再次投降大明,恐怕會被人以為是反復無常的小人,也難以取信于陛下。
因此他不敢不降,也不敢降,一切唯待圣裁?!?
朱由檢聽了這話倒是有些啞然失笑的說道:“這人倒是狡猾的很,讓朕來裁決。真要讓朕來做決定,朕倒是想立刻下令吊死他,以告慰遼東死傷的軍民。也罷,你對這兩人怎么看,是殺了好,還是放他們回去好?”
連善祥想了想,才謹慎的說道:“臣和幾位部下倒是閑聊過幾句,臣等以為殺有殺的好處,放也有放的好處?!?
朱由檢抬頭看向了連善祥,頗感興趣的問道:“你可以說說看,殺了有什么好處,放回去又有什么好處?!?
“殺了他們可以震懾向我大明軍中的意志不堅定之輩,還可以振奮一下我大明軍民的人心士氣。放他們回去,倒是可以顯示陛下的仁德,以打消敵人軍隊死戰到底的決心。這些便是臣等的愚見?!?
朱由檢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對于如何處置這些俘虜,還是有些遲疑不決。過來半響,他才對著連善祥說道:“算了先把兩人放一放,其他人繼續審問下去。另外今日中午,替朕設宴招待蒙古各部首領,包括莽果爾和恩格德爾兩兄弟在內…”
在午宴上,蒙古各部的首領個個都捧著酒杯唱歌助興,搶著恭維崇禎的仁德和武勇,希望能夠以自己恭順的姿態換取自己和部下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