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盯著眾人的神情看了一遍,才繼續說道:“朕從遵化返回京城時,曾經要求過各位,將自己在這次作戰中的經歷完整的記錄下來,并寫出得失。
各位的作戰記錄和指揮心得將會由**謀部進行匯總,然后編訂成教材交由軍校,用于教育我們的軍校學員,以培養他們的作戰指揮能力。
截止到昨日為止,你們之中大部分人員的作戰記錄和指揮心得,朕都已經粗粗翻過了一遍,但是讓朕感到遺憾的是,你們寫的東西大部分都不是什么事實。
大部分人的作戰記錄和指揮心得,不是掩蓋了自己的錯誤,便是大肆鼓吹自己的英明果斷,要不然就是詳細描寫繳獲的敵軍物資和俘虜,對于作戰的經過卻一筆帶過…
這些所謂的作戰記錄和指揮心得,在朕看來就是一堆辭藻華麗的表功奏章,對于指導學員們學習作戰毫無作用。
朕今日之所以召見你們,就是想要當面問一問諸位,你們究竟知不知道,這場戰爭我們為什么會勝利?敵人為什么會失敗?”
在崇禎疾厲色的批評下,新軍的各位將領們頓時低下了腦袋,皇帝雖然沒有直接點名批評,但是他們倒是很清楚自己交給**謀部的作戰記錄和心得是什么內容。
難得打贏了一次后金,自己的名字又有機會出現在教材中,這些將領們自然想要讓這些后輩學員們記住自己的功績,而不是他們犯過的錯誤。因此當皇帝挑這件事向眾人發難,一干將領立刻縮起了脖子,再也沒有之前參加凱旋儀式時的驕傲了。
崇禎批評了一通之后,孫承宗、茅元儀等人都主動向皇帝承擔了責任,并表示會督促各參戰軍隊重新編寫作戰記錄,方才讓皇帝平息了怒氣。
批評了眾人之后,崇禎這才談及了**謀部制定的論功行賞預案。有此前的這一段小插曲,當皇帝頒布預案時,倒是沒有將領敢跳出來為自己爭功了,從這個方面來看,倒是給崇禎和**謀部減少了不少麻煩。
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商談,崇禎終于宣布結束了會議,讓各軍將領回營安頓士兵,好好休整一兩個月。不過他留下了**謀部的成員,說是要同參謀們再聊上幾句。
當諸位新軍將領離去之后,會議室內頓時顯得有些空曠了起來,孫承宗、茅元儀等十幾位參謀總部的成員,都圍繞著長桌重新安坐了下來。
朱由檢看著這些參謀們說道:“朕剛剛對戰時大本營成員提出的問題,并不是一個借口。行軍作戰記錄和指揮心得,這些都是追求戰術勝利的經驗教訓。對于朕的將軍們來說,他們能夠明白如何去追求戰術上的勝利,已經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但是各位則不同,各位乃是我大明軍隊的大腦,你們所指定的方針政策,關系到我們大明軍隊最為根本的作戰目的,和我大明國防的資源集中方向。
因此,對于各位來說,大明如何才能獲得勝利,敵軍為何會遭遇到失敗,這是一個戰略上的指導原則,也是我們將要灌輸給大明軍隊為何作戰的一種信仰。
朕始終不渝的相信,一直沒有信仰的軍隊,是無法承擔保衛大明百姓的職責的。即便這只軍隊擁有不錯的戰斗力,它也不值得我們去信賴。因為誰也不能擔保,它會不會為了一己之私而背叛朝廷。”
孫承宗保持著沉默,而茅元儀則謹慎的向崇禎詢問道:“陛下想要給將士們豎立一種什么樣的信仰呢?”
朱由檢看了看他,有看了看在座的眾人,方才一字一頓的說道:“朕以為,不僅大明的將士們要知道,就是每一位大明人都應當擁有這樣的認知:文明必然戰勝野蠻,正義必然戰勝邪惡。
這不僅僅是大明軍隊的信仰,也是**謀部對外宣傳大明軍隊的形象。**謀部必須要讓大明軍隊始終處于文明和正義的一方,必須要讓我們的敵人成為野蠻而邪惡的存在。
朕希望諸位記住,大明軍隊在國人心中是一個什么形象,同樣關系到**謀部在這個國家居于何種地位。戰斗不僅僅是面對面的搏殺,在沒有流血的輿論戰場上,宣傳軍隊的形象同樣也是一場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