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沈陽還有三日路程時,這日宿營后,黃臺吉便將科爾沁部的首領土謝圖汗奧巴,和他的弟弟布達齊。
對于黃臺吉的召見,奧巴和布達齊都是有些惴惴不安的。他們在西路軍中擁兵自保的舉動,使得西路軍在支援抵達之前徹底失敗,最終造成了整只大軍在冬季穿越燕山返回草原的緣由之一。
這一路行來,因為本次出征沒有獲得多少戰利品,反而要在這樣的天氣下長途行軍的女真將士們,因為不敢埋怨當初極力要求攻打明國的黃臺吉和各位小貝勒們,便只能將怒火發泄在了科爾沁部的身上。
他們認為科爾沁部作為后金的盟友,在戰場上表現的還不如那些附庸部族,實在是難以擔當盟友這個稱號。因此在行軍返回遼東的途中,原本和女真將士們享受相同待遇的科爾沁部人馬,被八旗將士自發的剝奪了這種待遇。
他們要和其他蒙古附庸部族一樣,需要承擔諸多附庸部族的義務。在這種天氣下行軍,沿途的草料也難以保證,在關內奮力拼殺的女真騎兵,因為馬力差不多用盡,成了最先遭遇馬匹損失的部隊。
科爾沁部的馬匹因為沒怎么上過戰場,倒是依然保持著良好的狀況。于是不少女真將士強行將自己的瘦馬、病馬跟科爾沁人交換了馬匹,他們認為這是科爾沁人應當受到的懲罰。
雖然科爾沁部的將士們對此甚為不滿,但是一向注重于維護蒙古和女真關系的黃臺吉,這次也沒有出來阻止,只是派人護住了奧巴等科爾沁部首領,不讓他們也受到這樣的侮辱。黃臺吉知道,如果不讓這些女真將士們發泄一下,最終這些女真將士的憤怒就會轉向于自己或是岳托等小貝勒,這顯然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憑借著女真人多次冬季出征的經驗,和劫掠關門36部的所得,后金軍返回遼東時,女真將士的損失幾乎微弱的很。倒是被女真人帶回的投降明軍和明人,因為沒有冬季行軍的經驗和被女真、蒙古將士在途中的劫掠,足足損失了近一半人數。
這些投降的明軍和明人,因為在后金入關時投降的太快,協助后金軍隊征集糧草和抓捕壯丁時太過積極,因此當后金軍隊退出關內時,不敢留下等候朝廷的發落,只能攜帶著家眷和財產一起跟著上路。
在關內時,他們作為后金軍隊的耳目和管理投降明人的助手,自然獲得了黃臺吉的看重和優待。但是出關之后,黃臺吉連女真八旗都照顧不過來了,哪里還顧的上這些降人。他只是將投降明人組成的工匠營,納入到了兩黃旗的編制中,算是讓這些明人工匠大部分活著抵達了東北,至于其他人只能看自己命大不大了。
不過出了龍山之后,當軍隊抵達了東北的平原上,黃臺吉終于開始整頓軍紀,狠狠的處置了幾個鬧得太過分的女真將領,這才讓后金軍隊開始慢慢恢復一只軍隊該有的樣子。
而安全抵達了東北之后,一路上對奧巴兄弟不聞不問的黃臺吉,開始考慮同科爾沁部修復關系,并加強對于這個盟友的控制了。
奧巴和兄弟布達齊走進了黃臺吉的大帳后,終于看到了黃臺吉久違的笑容和親切對待,這讓兩人緊張的心情安心了不少。
黃臺吉見到兩人之后,便命人擺上了酒席,同奧巴兄弟喝著酒敘起了親情來。
娶了哲哲和布木布泰這對姑侄女的黃臺吉,自然可以同奧巴兄弟論親戚之間的談話。而奧巴兄弟兩人,也在酒過三巡和黃臺吉的殷殷勸酒中放下了心防。
看著場面話說的差不多了,黃臺吉放下了酒杯,一臉誠懇的對著奧巴說道:“哲哲和布木布泰跟隨我多年,一直想念著科爾沁草原上的美景和家人。
我自跟隨父汗創業以來,常年在外奔走,很少能夠陪伴在她們身邊,現在想來也甚為慚愧。
不過我聽說,哲哲的大侄女,布木布泰的姐姐海蘭珠已經回到了科爾沁部。因此我倒是有個不情之請,希望能夠請她來沈陽看看她的姑姑和妹妹,土謝圖汗意下如何啊?”
奧巴兄弟的臉色頓時僵住了,雖然黃臺吉是邀請海蘭珠探訪親人,但實際上的意思,是要科爾沁部將海蘭珠送入黃臺吉的后宮。
現在的科爾沁部,是他們兄弟和宰桑-布和家族共同統治的,布和一共就一個妹妹兩個女兒,這要是全都成了黃臺吉的女人,布和家就算是徹底綁在了后金的這面旗幟上了。
科爾沁部的分裂,顯然就有些不可避免了。看著奧巴兄弟陷入了沉默,黃臺吉頓時再次詢問了一遍。奧巴這才反應過來,科爾沁部的分裂還是未來的事,但是現在不答應的話,他們兄弟兩人還能不能返回科爾沁都是一個問題。
奧巴頓時攔在了兄弟布達齊開口之前,熱情的說道:“親戚之間的走動,也是人之常情,只要我回去科爾沁,便讓布和送海蘭珠去沈陽探望哲哲和布木布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