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便是,加強對于刺刀規格和卡口質量的檢查,確保每一把刺刀都能牢固的裝到每個士兵手中的火槍上去;
第二便是,培養下級士官對于肉搏戰的指揮,讓他們知道應當在什么情況下上刺刀,什么情況下進行肉搏戰;
第三便是,研究出一套簡潔規范化的刺刀搏殺術和小組配合刺殺術,以保證這些士兵在肉搏戰中,可以自如的使用自己的武器作戰。
常熟人石電和河北諸生王延善,是招集而來的武者中,對于槍術最有研究的人才。這次出來,朱由檢便順便將他們一起帶了出京,想要看看他們在實戰中的表現,從今日的打獵結果來看,朱由檢對于三人還是比較滿意的。
在慕春時節,嗅著草木花香,看著姹紫嫣紅的原野,在徐徐清風中騎馬走在野外,對于朱由檢來說,的確是一次難得的野外旅行。雖然陪伴在他身邊的不是知己好友,也不是**美女,但朱由檢依然覺得心情意外的舒暢。
不過這種悠閑時光并沒有持續多久,當他帶著隊伍回到了老營時,發覺一名錦衣百戶正守在了門口等待著他。朱由檢同左右吩咐了幾句,讓這些首領和隨從們先回去營帳內洗漱一下,然后一起在大帳聚集會宴。
遣走了外人之后,朱由檢便下了馬,將坐騎交給了身后的吳殳,讓他照料下自己的馬匹,這才帶著等候的錦衣衛向營中走去。
果不其然,這位錦衣百戶正是從京中趕來送信給崇禎的信使。打開了他攜帶來的信件,匆匆看了一遍之后,朱由檢才卷好信紙,對著他詢問道:“京城對于陜西傳來的消息,真的鬧得很厲害嗎?”
“是的陛下,京中的三位王爺和幾位勛戚都在喊冤。他們說韓王、秦王合謀造反一事,必然有小人作祟。這兩位王爺雖然平日行為不太檢點,但是手上無兵,又同陜西當地的官府、軍隊向來不睦,兩位王爺究竟要拿什么造反?
內閣的幾位閣老雖然沒有贊成這個意見,但張閣老和不少南方出身的官員私下交談時表示,就算兩位藩王真的謀反了,楊鶴、崔呈秀也應當先稟報了朝廷再說。哪里能夠先斬后奏,將兩位藩王和宗室統統拿下的道理,這不合法度。
此外,崔、楊幾位大人的奏章中建議,廢除韓王的封國,移慶藩出陜西,對秦藩進行減封,并轉移一部分宗室出陜西。許多京城官員也是議論紛紛,認為是不是懲罰太重,牽連太廣。
另外對于這些宗藩出陜西的提議,更是遭到了不少官員的反對,他們認為其他各省并無余地可以接納這些宗藩。有人建議朝廷還是先清查兩藩謀逆案,若是真的屬實,也還是在原地看管為好,不必遷移到他省,徒勞朝廷的人力和財力…”
朱由檢聽完了之后,停下了腳步思考了一會,才問道:“那么黃首輔對于這件案子可有什么說法么?”
“首輔大人倒是沒提及,只是要卑職盡快將信件送到陛下手中,催促陛下盡快回京主持大局,免得京中輿論大起,到時陛下就更難以決斷了。”
朱由檢想了想說道:“朕已經明白了,你先下去找個地方進食休息去吧,有事朕會派人來叫你的。”
當這位錦衣百戶退下之后,朱由檢看了看四周的環境,便再次向著營**的大帳走去了。在大帳的門口,朱由檢遇到了海蘭珠等人。
看到皇帝歸來,海蘭珠便吩咐侍女將準備好的溫水和毛巾端到了他面前。短短幾日功夫,這位科爾沁部的公主,已經記住了崇禎日常生活上的習慣。
朱由檢用不怎么柔軟的毛巾狠狠的擦了臉和手之后,便放下毛巾對著海蘭珠說道:“趁著各部首領還沒到,我們找個地方說說話吧。你既然已經到了大明,朕總是要給你和科爾沁部一個交代的。”
海蘭珠頓時有些意外的看了崇禎一眼,便面色如常的回道:“那就請皇上去后帳坐一坐,我為陛下先泡一壺茶解解渴,也好聽皇上的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