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看著面前有些不安的四人,再次走回了自己的座位坐了下來,然后說道:“重要的不是治靖江王什么罪,重要的是靖江王自己有沒有認識到錯誤,天下宗室有沒有認識到靖江王的錯誤并引以為戒。
朕的意思是,四位王叔將對靖江王的錯誤認識寫出來,然后交給大明時報刊登出去,當然靖江王的奏折也會全文刊發。然后福王再以宗正的身份詢問各地宗室,要求他們也寫一份認識出來。靖江王在奏折里不是寫了么,不教而誅謂之虐也。朕總要先讓靖江王認識自己的錯誤再說…”
等候在乾清門內的郭允厚,突然看到福王等四位藩王從乾清宮內走了出來,他于是起身避讓到一邊,向著四王行禮。然而往日見了他很是客氣的福王等人,今日卻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蔫了。只是對著他拱了拱手,便目不斜視的出了宮去。
郭允厚雖然有些好奇他們在宮內遭遇了什么,但是在呂琦的催促下,他還是拋開了有的沒的想法,拿著一大摞文件走進了宮內。
“…戶部派出的十二個調查小組,在七個省的城市和鄉村進行了為期半年的經濟調查。匯總了所有資料之后,我們大致得到了各地百姓的一個年收入和年支出的情況報告。
我們認為去掉了士紳大戶和流民階層之后,普通百姓的收入支出大約可以分為三個級別,第一級別是南京、蘇州、揚州、無錫、湖州、杭州、上海、廣州、北京、天津這些城市的居民,他們的戶均年收入大概是60-80元。
一石大米0.75元,以每戶五人計算,每年食用大米為20石,計15元。如果加上菜蔬、果子等副食,一戶人家用在食物上的支出大約是30-40元。是以食物的支出占據了收入的一半。
接下來是衣服、鞋子的花費,一年大概在18-24元之間,也就是收入的三成。這些百姓一年的收入,大約有80%花費在了食物和衣物兩項,還有20%可以用在其他方面。
第二級別的是除了江南之外的大部分城市和江南地區的鄉村,這些地方的百姓年收入大概是在40-50元之間,他們在食物上的支出,一年大概在25-30元,也就是年收入的60%,衣物方面的支出也是收入的三成,總計有90%花費在了食物和衣物兩項,還有10%可以用在其他方面。
至于第三級別,也就是其他地區的鄉村,他們的收入極不穩定,幾乎全部花在了食物和衣物兩項上面,并無其他方面的用度可…”
饒是郭允厚已經在戶部看了幾遍的資料,此時在崇禎面前讀出這些數據時,依然還是感到一陣陣的心驚肉跳。他雖然知道底層的百姓生活極為艱難,但是卻從來沒想過已經到了這種程度。
要知道,除了這三個級別的百姓之外,各地還有數目驚人的流民,這些既沒有土地也沒有財產的流民,郭允厚很難想象他們平日里是依靠什么為生的。
不過,當郭允厚看到雖然一臉嚴肅的聽著匯報,卻沒有顯露出其他表情的皇帝時,心里又不由有些放心了下來。既然崇禎令戶部派人調查這些數據,想來他總有辦法解決,看起來已經快要活不下去的底層百姓的生存問題了吧。
朱由檢聽完了郭允厚報上來的這些數據之后,于是說道:“現在看起來,倒是煤、鐵兩個行當吸納的勞動力最多,增加的財富也最快了。
去年大明登記在冊的煤炭出售數量是300萬噸,吸納了5萬5千個勞動力,每噸煤炭10元,就是3000萬元的產值,至少有30萬元的利稅。
去年的生鐵產量是32萬噸,熟鐵12萬噸,鋼4千噸。生鐵均價80元每噸,熟鐵120元每噸,鋼300元一噸。以上總計4120萬元,上繳利稅50余萬。
煤炭和鋼鐵的產量,是過去三年多來增長的最為迅速的產業。煤炭增長了10倍,而鋼鐵翻了4、5倍。這些增加的煤、鐵產量,起碼養活了20萬戶以上的百姓。
由此可見,如果我們想要解決各地的流民和提高百姓的收入,就必須要發展大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