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九年十月一日,甘寧總督梅之煥帶著樊一蘅、柴時華等屬官及二十一師團的主力抵達了吐魯番城外,同王世寵、丁國棟的前鋒會和。
吐魯番綠洲雖然在數千年以前就已經有人煙活動了,但是該地區的植被一直保持的很好,加上吐魯番盆地遠比周邊低洼的特殊地形,使得該地一直也不缺乏水源。
距離吐魯番城南面百里左右,便是吐魯番盆地中最大的一個咸水湖艾丁湖了。由于該湖處于盆地的最低處,因此四周的地下水及河水都被匯集到了這個湖泊中,從湖泊東面往西面騎馬而行,也足足需要3日才能看到盡頭。
除了這個大海一般的湖泊之外,吐魯番盆地上其次出名的湖泊,也就是鄯善綠洲上的東湖和托克遜綠洲上的伊拉湖了。和伊拉湖周邊被戈壁沙灘、怪柳、灌木叢包圍不同,東湖和伊拉湖的周邊都是密密麻麻的原始胡楊林。
吐魯番盆地雖然極為干燥,但是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植物,這里并不是一個毫無生命跡象的沙漠地帶。即便是從鄯善綠洲和吐魯番綠洲道路兩側的戈壁灘上,也到處長著合頭草、駱駝刺、鹽爪爪等灌木雜草。至于地表河流的兩側,更是長滿了成片的胡楊林。
吐魯番城也就是安樂城,實際上已經是第三座吐魯番城了,此前的兩座的吐魯番城叫做高昌城和交河城,都在現在這座安樂城的西面。現在這座安樂城位于綠洲的東北方高地,安樂村的北面是火焰山和葡萄溝,西面是一望無際的胡楊林,而南面則是利用坎兒井建立起來的大片農地。
背靠葡萄溝和火焰山的安樂城居高臨下,即不用擔心背后會受到襲擊,也不用擔心城內會缺乏糧食和水源,葡萄溝內的葡萄和從北面引來的坎兒井,都足以保證這座城池能夠長久的堅持下去了。
梅之煥和諸將商議之后,原本還想將城內的葉爾羌軍引出來再打一次,但是上次和明軍野戰后的蘇里唐顯然學聰明了,他并不理會明軍的邀戰,而是緊閉城門不出,一心打算等待援軍的到來了。
梅之煥試著用一門大炮轟擊了一次安樂城的土壘,但是這座從高坡中直接挖出的城市,土壘顯然極為結實,僅僅掉了幾片土塊就毫無異樣了。隨行的參謀軍官們計算了下炮彈的破壞力,認為想要擊潰安樂城厚實的土壘,從關內運來的炮彈估計要全消耗在這座城市都不夠,這顯然是難以讓人接受的結果。哪怕從西安到哈密的鐵路全線貫通,西安兵工廠制造的炮彈運到吐魯番也是極為昂貴的,梅之煥可不打算將這些炮彈浪費在攻城戰上。
于是他很快就改變了作戰計劃,他先是叫來了那些逃亡到大明的吐魯番舊貴族,吩咐他們將安樂城外的村子全部占領下來,命令這些村子的村民向大明臣服并提供物資和勞役。然后將這些吐魯番舊貴族抓來的勞力編成了工程隊,一邊砍伐安樂城西面的胡楊林修建營房;一邊在安樂城外修筑長壘,擺出了長期圍困安樂城的陣勢。
蘇里唐和城內的伯克們雖然對于明軍的動向看的清清楚楚,但是他們卻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城外三處長壘從東、南、西三面一點點的向兩邊拓展為一道。蘇里唐之所以不敢出擊破壞這道長壘,實在是明軍在東南和西南建立起了兩座營壘,明顯有趁著城內守軍出擊進攻的意思。
安樂城內現在雖然有將近4萬多軍民,但是真正可以上戰場對陣的,也就是蘇里唐上次帶出城的那些軍隊,剩下的不過是些從沒有上過戰場的普通百姓而已。和大明一樣,從游牧民族變為定居民族的葉爾羌汗國,戰斗力也一直在下降。握慣了鋤頭和算盤的百姓,的確是難以同時刻保衛牲畜的牧民相提并論的。
更何況,眼下葉爾羌汗國并沒有火器裝備,只有弓箭和刀劍這類冷兵器而已。讓這些普通百姓據城死守,也許還能發揮一些作用,讓他們出城和外面這些明軍野戰,蘇里唐基本不報什么希望。更何況,外面在筑長壘的民夫也是吐魯番的子民,他們殺來殺去也就是在殺自己人,而在吐魯番這種地方,想要修建土壘實在是太過簡單的事情,因此思考再三之后,蘇里唐還是決定繼續等待援兵。
他的兄長阿布都拉哈汗此刻正帶著五萬大軍在庫車同葉爾羌汗爭奪阿克蘇地區,距離吐魯番約1200余里,九月初他收到明軍奪取哈密之后,便已經派出了信使給兄長,此刻想來兄長總應該在返回的路上了。他只要守到兄長返回,明軍便不得不退回哈密去了,接下來是戰是和便是兄長的事了。
然而就在蘇里唐據城不出的時候,梅之煥已經帶著兩個步兵團及1000余騎兵悄悄離開了安樂城,向西撲向了托克遜城。和堅固高大的安樂城不同,托克遜不過是一座沒有什么防御能力的小城,常住人口還不到5000人,守兵也就800而已。
托克遜守將從探子口中得知,明軍正圍著安樂城修筑長壘,一時也就放下了心來。雖然還戒備著東面的戰況,但并沒有想過明軍會丟下安樂城來攻打自己。于是在猝不及防的狀況,丁國棟率領騎兵迅速切斷了托克遜城向南面的通道,將托克遜居民圍困在了城內。
當梅之煥率領數千明軍趕到托克遜城后,城內的守將只考慮了數分鐘就向明軍派出了使者,請求明軍保護城內軍民的財產和安全,他們就愿意投降。
梅之煥帶兵進入托克遜城內時,阿布都拉哈汗已經帶著3萬5千人馬走過了博湖,距離托克遜城大約還有200里路程。
而也就在這個時候,返回部族中的固始汗終于和巴圖爾琿臺吉達成了妥協,決定帶著2萬人馬從烏魯木齊南下進攻吐魯番。不過當他們走到海西的時候,收到了梅之煥發出的請求,要求他們南下托克遜和明軍匯合。
托克遜已經靠近吐魯番盆地西緣,這里也是吐魯番盆地的風庫,一年有將近一半時間刮大風。而從天山山脈流下的河流,又在這里沖蝕出了條條河溝,在數千年來風和水的共同作用下,這里的地形變得極為復雜,能夠供人行走的道路只有少數幾條寬闊的河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