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臺吉對于莽古濟格格的不滿源自莽古爾泰自殺后,這位姐姐曾經多次私下祭奠罪人莽古爾泰,并埋怨黃臺吉太不盡人情,生生逼死了自己的兄長。
莽古濟格格的埋怨之并不是自自語,她不僅對自己的兩個女兒講,連丈夫的親戚也不避諱。因此這些論傳到外面之后,給黃臺吉一向以寬仁待人的名聲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在莽古濟格格看來,她只是不滿于兩個兄弟之間的自相殘殺而已。但是在黃臺吉看來,這位姐姐卻是在動搖他統治滿人和蒙人的執政基礎。
畢竟為了籠絡蒙古諸部和滿洲八旗的人心,他可是一直不遺余力的展現自己的寬容一面。但是他自繼承汗位以來苦心經營的寬仁形象,正隨著他強硬對待三大貝勒的行為而遭到質疑。
在這個時候莽古濟格格散布這些論,無疑更是坐實了他心胸狹窄的傳聞,這是黃臺吉難以忍受的。
莽古濟格格讓黃臺吉惱火的還不止這一件,作為莽古爾泰、德格類的同母姐姐,在兩人去世之后,她便順利成章的獲得了正藍旗殘部的效忠。
自從莽古爾泰反叛兵敗,德格類帶著正藍旗主力在義州投降明朝之后,原本實力強橫的正藍旗,一下子勢力大衰,和鑲黃旗成為了難兄難弟。
不過即便是如此,正藍旗內部也還是十分團結,畢竟投降明朝的正藍旗可沒被明軍屠殺,反而成為了忠義八旗的中堅力量。而在莽古爾泰、德格類先后過世之后,正藍旗上下對于黃臺吉這個大汗和其余各旗的態度就有些微妙了起來。
黃臺吉一直都在試圖拆散正藍旗,從而徹底消化這只力量。但是因為有莽古濟格格這個主心骨在,他的政治分化手段效果并不理想。
而因為正藍旗主力投降了明朝,黃臺吉還不敢用過于激烈的手段清洗正藍旗的殘部,生怕因此而造成投降明朝的正藍旗將士真心歸附大明。
莽古濟格格的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黃臺吉的長子豪格,一個嫁給了岳托。當初黃臺吉竭力促成這兩樁婚事,是想通過這個姐姐去影響正藍旗,從而令莽古爾泰不至于和自己過于敵對。
但是隨著他廢除了四大貝勒議政的制度,莽古爾泰、德格類先后死去,這兩件婚事反倒是成為了他的一樁心病。莽古濟格格通過兩個女兒,正漸漸把正藍旗、鑲紅旗、鑲黃旗結成一個團體,變成為豪格的后盾。
再加上那個看似半退隱的大貝勒,在背后不遺余力的為豪格張勢。不知不覺之間,長子豪格已經獲得了四旗的擁戴,勢力已經隱隱超出了黃臺吉的控制。
自小在后金政治斗爭中長大的黃臺吉,父子、兄弟之間的殘殺事件都經歷過,自然不會把自己的安危寄托在他和豪格的父子之情上。
在黃臺吉看來,重要的不是豪格有沒有不敬之心,而在于豪格有沒有反叛自己的力量。而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他認為豪格還是有著這樣的力量的。
這么一來,削弱豪格對于四旗的控制權力,就成了黃臺吉的優先考量,這甚至都超過了他對于兩白旗的忌憚。
而想要打破八旗現在逐漸形成的**面,最好的辦法莫過于除掉聯結正藍旗、鑲紅旗、鑲黃旗三旗的關鍵人物-莽古濟格格。
只不過之前黃臺吉還想利用莽古濟格格對正藍旗將士的影響力,去策反現在駐扎在烏蘭巴托的正藍旗,所以遲遲沒有動作而已。
不過隨著這次金融危機的爆發,黃臺吉不得不提前動手,給莽古濟格格安上一個謀反之罪。除了借此沒收莽古濟格格積攢下的財富填補國庫,以震懾宗室子弟和滿蒙親貴不要亂伸手外。黃臺吉也借機拆散了正藍旗、鑲紅旗、鑲黃旗三旗聯合的政治聯盟。
額駙瑣諾木杜凌很快就屈從了現實,承認了合伙謀逆的事實,聲稱當初莽古濟格格和莽古爾泰、德格類三姐弟在密室商議,要趁著黃臺吉來府上做客時加以謀害。
滿人親貴們都知道,這簡直就是胡說八道,黃臺吉去莽古濟格格府上的次數并不多,且從未事先通知過。而且僅有的幾次拜訪,也沒有在格格府上用過飲食,這種謀害策劃不是太過荒謬了嗎?更何況,既然是密室商議,額駙瑣諾木杜凌知道也算說的過去,但是區區一個家奴冷僧機又是怎么知曉的。
不過眾人雖然心中質疑這些疑點,卻并無人敢為莽古濟格格求情,他們有些驚駭于黃臺吉收買家奴陷害莽古濟格格的狠毒手段,而生怕自己也被牽涉進這個案子了。
事發之后,不少滿人親貴就開始悄悄清理起府邸來了。比如多爾袞就把自己和弟弟多鐸府中的家奴都清理了一遍,將一些他所認為不可靠的人員遣散到了城外的田莊去。
也因為這場謀逆大案的爆發,使得滿蒙親貴瘋狂套購物資的行為收斂了不少,而莽古濟格格費盡心機積攢下來的財富,終究還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這起案件在冷僧機自首告發的第十五天就結案了,冷僧機自首免罪,解除了家奴身份,賜予滿洲正黃旗身份,并授予世職三等梅勒章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