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定國離去之后,很快又一只部隊從都督府出發,前往加強北門的防御去了。
安排好了這兩件事之后,周三畏才對著黃少校說道:“我現在回去休息一下,除了城外援軍入城的消息外,其他事情你都可自行處理。
從現在開始,叛軍將領或是士紳派人來聯絡的,一律讓他們候著,不必理會。援軍入城前派人來的,給他們找間房子候著;援軍入城后派人來的,就讓他們在都督府大院內候著;至于天亮后才來的,就讓他們在廣場上候著…”
兩只隊伍分別派出之后,守衛都督府的兵力頓時下降到了300人左右,這幾乎還不到投降亂軍的四分之一人數。作為保衛都督府和武器庫的軍事主官,黃少校還是極為緊張的。
不過看著上官周三畏這樣一副大勢底定的姿態,倒是讓他鎮定了不少。而之后事態的發展,也讓這位黃少校越來越安心了。
和都督府這邊的失利相比,由姜瓖親自帶隊攻打的巡撫衙門這邊,亂軍顯然就順利了不少。
雖然巡撫衙門已經接到了都督府的通報,不過出于保密的緣故,周三畏直到兵變的下午才派人通知了巡撫衙門,這讓巡撫衙門的準備做的有些不足。
而作為一個早就存在的老衙門,雖然早期修建巡撫衙門時還有著軍事上的考慮,但是年久失修加上百余年來的改建,現在的巡撫衙門已經失去了作為城內軍事據點的大部分功能。
唯一能起到一些防御作用的,還是衙門內外的那些高墻和復雜的建筑布局。姜瓖雖然對巡撫衙門的布局很熟悉,但是他舍不得拿自己身邊最精銳的家丁去沖擊守在高墻后的巡撫衙門守軍,眼下這些家丁可是唯一能夠讓他信任的自己人。
但是被他驅使進攻巡撫衙門的守備軍普通將士卻遲遲沒能打開局面,因此浪費了不少時間。一來是這些普通將士本就缺乏訓練,雖然巡撫衙門的守軍只憑借著區區幾堵高墻,也對他們造成了極大的障礙。
其次便是,他們原本是來向朝廷討要公道的,但到了巡撫衙門前卻變成了叛亂,這個反差實在是太大了些。姜瓖顯然沒給這些部下們做什么心理建設,因此使得這些將士們士氣低落,大多數人都是出工不出力,只是觀望著事態的發展。
正因為如此,本來戰力和守備軍相差不大的標營,才能以弱敵寡堅持到了都督府援軍的到來。
而等到敗退的姜琳、楊振威帶來了攻打都督府不利的消息,此刻才不想保留實力的姜瓖,卻發現事情已經難以挽回了。逃回的亂軍把攻打都督府失利的消息傳開后,他的部下頓時就混亂鼓噪了起來,不少人悄悄丟下武器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這不是姜瓖今晚聽到的唯一一個壞消息,很快他派去督促城外援軍前來支援自己的部下也逃了回來。向他匯報道:“…吳將軍、何將軍不僅不聽從大帥的軍令,還把姜有光大人給抓了起來,小的還好逃的快,要不然連給大帥報信的人都沒了…”
圍在姜瓖身邊的將領聽到這個噩耗后,很快就有人失去控制的說道:“表叔,咱們不能再打下去了,趕緊出城去吧。
都督府和巡撫衙門都沒打下來,吳、何這兩個叛賊又堵住了西門和南門。北門和東門也沒什么消息傳回來,看來有人早就走漏了風聲,要是等北門外的官軍沖入城來,大家可就真被甕中捉鱉了啊…”
聽到這話,頓時有人就不滿了,“逃出城去?沒有了大同城作為守備,我們能逃到什么地方去?難道你打算在野地里同那些騎兵對抗嗎?”
“是啊,是啊,劉將軍說的對。而且就算我們能逃出城去,城中將士們的家眷該怎么辦難道就這樣丟給朝廷嗎?就算我們能夠下這個決心,將士們恐怕也不會跟我們走的…”
聽到身邊這些親信將領七嘴八舌的討論,臉上又青又白的姜瓖終于忍不住暴怒的大叫了一聲:“吵什么吵,老子還沒死呢,眼下還輪不到你們來做主。”
雖然姜瓖暫時壓制住了部下們的四分五裂,但是他也一樣沒想出解決眼前困局的出路。到了這一刻他倒是開始后悔了,早知道如此他又何必同朝廷唱反調。
以他的身家,哪怕就是把超出規定的金銀交出去,他也依然不失富甲一方的地位。現在可倒好,僅僅因為不想給朝廷占了便宜去,倒是活生生的把自己變成了叛賊逆黨了。
眼下不要說家產,就是自家的性命都難以保住了。想到這里,他又不由在心里埋怨起朝廷來了,為何朝廷過去對于他們這些邊軍豪強如此放縱,現在卻又變得如此強硬,這樣前后態度變化不一,難道不是給他們這些人挖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