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是荒唐麼,我大明皇室至于要跟一本小說里的**斗氣嗎?把這本書解禁了吧,讓經(jīng)廠先印上5000本。可以在封面上打上天下第一禁書幾個字,然后在加上三成的價格。恩,樣書先讓我看過后,再開印。”朱由檢說完之后,就拿起朱筆涂掉了目錄上的西游記。
“遵命,陛下。”王承恩點著頭答應(yīng)到,對于一本小說什么的,他可沒那些文人想的這么多,對于這部西游記他也是看過幾段的,那只膽大妄為的**,也的確是招人喜歡。不過有文人硬是把書中的一句戲當(dāng)真,向嘉靖皇帝進了讒,導(dǎo)致一本好端端的小說被封禁了。
王承恩雖然上過內(nèi)書堂,但是他可不是李永貞、涂文輔這些內(nèi)書堂的高材生,對于政治沒有這么高的悟性,否則也不會被打發(fā)到信王身邊了。
西游記被禁止的原因可不是一句戲這么簡單,而是西游記本身就是一部崇佛抑道的書,且唐僧師徒經(jīng)過車遲國一節(jié),根本就是在諷刺嘉靖皇帝本人。
而朱由檢要解禁西游記,也不是心血來潮之舉。對今天死氣沉沉的大明朝廷來說,朱由檢需要的就是能夠挑戰(zhàn)舊規(guī)則的孫**。
朱由檢看著禁書目錄最下方的兩行書名,第一次出現(xiàn)了遲疑。他皺著眉頭,右手不停的敲擊著桌子。
最后他終于還是下定了決心,“把李卓吾的書籍都從禁書目錄中去了吧,《焚書》、《續(xù)焚書》都印了,先各印500本吧。印好之后,先給燕京大學(xué)送上10套。”
這下王承恩終于不敢在附和下去了,他有些焦急的勸說道:“陛下,這李贄非孔滅圣,鄙薄名教,實在是天下士人之?dāng)嘲。菹氯f萬不可解禁此人之書啊。”
“奧,照你這么說,我要是開禁了李卓吾的書,天下士人也要以我為敵了?”朱由檢放下了手中的目錄,身體向后靠在椅背上,看著站在自己桌前的王承恩不動聲色的說道。
王承恩撲通一下跪了下來,神情懇切的回答道:“李贄之名早就為天下士林所惡,陛下登基未久,又心存革除舊弊之心,何苦為一妄人而得罪天下士林呢?”
朱由檢不置可否,沉默了一會后說道:“我要是不替李卓吾**,難道天下士林就會支持我改革舊弊了?”
朱由檢這一反問,王承恩頓時說不出話來了。他雖然在政治上比較愚鈍,但從朱由檢登基以來做的事上,他也能感受到,這位在藩邸只好讀書的親王,很明顯是想要對大明的制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的。
大明的文官和士林中人在對付外敵和解決國家財政上,大約是束手無策,但是對于在大明內(nèi)部維護自己的利益上面,比護食的野狗還要兇猛。
同為士林出身的張居正,不過是想要維護整個大明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改革了下稅法。結(jié)果感覺被侵犯了利益的文官和士林們,連張居正的尸體都不肯放過。
雖然崇禎貴為大明天子,但是這些整天把君父掛在嘴邊的道學(xué)之士,在被侵犯了利益之后,可不會忍氣吞聲的無條件服從,大明皇帝被文官噴成昏君的,也不是一個兩個了。
看著王承恩喃喃說不出話來,朱由檢這才溫和的說道:“好了,我也知道王伴伴你是在為我考慮,不過大明士林的贊頌我這輩子是不想了,今后能被這些士子少罵一些,我就心滿意足了。”
“什么人敢罵君父,老臣豁出這條命去,也要撕爛了他們這些嘴。”王承恩頓時憤怒了起來。
看著王承恩七情上面,滿臉悲憤的樣子,朱由檢似乎有些明白了,為什么皇帝都愿意信任自己身邊的太監(jiān)。最起碼這些朝夕相對的閹人,愿意去理解皇帝的感受,并做出感同身受的表現(xiàn),而不是像那些文官把皇帝當(dāng)成了沒有感情的泥塑木像,一味以道德和責(zé)任苛責(zé)之。
朱由檢擺了擺手,示意王承恩站起來。然后說道:“好了,就按我剛剛說的去做,還有去查查李卓吾的后人和墳?zāi)乖谀牵扇诵恳欢绻暮笕瞬辉诹耍驼胰诵蘅樝拢⑴蓪H斯芾恚褂腥藫p毀其墳。對于何心隱的案子也**了吧,王陽明的學(xué)說也并非一無是處。今后我大明不以思想定人之罪…這一條還是先緩緩,其他的事就先這樣吧。接下去今日還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