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想了半天,決定還是把《邸報》強行并入大明時報的管理之內,現在的《邸報》本身管理的就是一群吏胥,他們靠抄送最新的朝廷消息給一些民間人士,賺取一些酬勞。在朱由檢想來,文官們應該不會注意《邸報》的管理權力。
看到王承恩答應之后,朱由檢終于想好了對剩下的人員進行安排的事宜。
“至于其他番子,按照南北一十三省、**、日本、弗朗機、遼東后金、東西蒙古、烏斯藏、安南分成21個小組,按照各自地方的風俗、語進行培訓,并學習行商的手段,各小組分好之后,嚴禁私下聯絡,教授這些番子的老師也不許相同。”朱由檢思索著慢慢說道。
王承恩先是一驚,繼而大喜。按照崇禎的命令,東廠的權力反而大大的擴張了。因為之前的東廠除非皇帝有命令之外,是不允許出京城的。
而現在東廠人數雖然大大減少了,但是東廠監控的區域,卻從京城附近擴展到了整個大明及海外各地。
朱由檢并沒注意到王承恩的驚喜,他思索著繼續說道:“…這培訓也算是一種學習,在學習未完成之前,他們還不算是正式的東廠人員。
在培訓之前,從都知監挑選一些人手出來,對所有參加培訓的人員登記造冊。
從培訓開始,他們就必須忘記自己之前的名字和人生。在培訓結束之前,他們只被允許記住自己的編號。培訓結束成功通過考核的,才算是真正成為東廠的人員。
嗯,東廠這個名字不好,改成社會調查研究所好了。培訓的事務,讓呂琦協助你。”
王承恩正聽的興高采烈,突然就被崇禎一盆冷水澆了個透心涼。他下意識的就回道:“陛下,這呂琦要管理乾清宮的日常事務,再讓他去管理這個培訓事務,是不是過于疲累了。微臣愿意自己再堅持一下,努力完成陛下的托付。”
朱由檢看了眼王承恩,雖然對他的舉動有些驚訝,但還是解釋了一句,“這培訓可不是堅持一下就能頂住的,這第一次培訓雖然沒有什么先例可循,但朕可是想為今后的社會調查研究所建立一所單獨的學校的。
以后只有在學校中學習畢業的人,才能進入社會調查研究所,所以朕需要一個可靠的人專門負責此事,收集培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好為今后建立培訓學校積累經驗。
至于乾清宮,基本上沒有什么重要的事。不必呂琦天天在這里伺候著,朕看呂琦就很不錯,人也忠厚誠實。”
從王德化的都知監里拉人,王承恩是樂意的。但是讓呂琦插手東廠,也就是未來的社會調查研究所的事務,他肯定是不樂意的,這可不就是分他的權嗎。
王承恩的眼珠子轉了轉,立刻小心翼翼的說道:“陛下,這徐應元自從南下返京之后,還沒有職事在身,要不然讓徐應元協助微臣管理這培訓東廠番子的事宜,豈不是人盡其用嗎?”
朱由檢擺了擺手說道:“徐應元,他不適合這種干這種事。他的職事朕已經想好了,過些日子就會安排,讓他且安心休息幾日。這事就這么定了,對了朕上次在宮外讓你安排的事,你做完了嗎?”
看著崇禎毫不遲疑的決定了,王承恩也只能把反對呂琦插手東廠的事暫且放一邊了。
“陛下上次訓示之后,臣已經命令東廠撤去了各處的報攤,并收攏了京城各處的乞丐婦幼,計乞兒1090名,乞婦559名。臣還把京城劃分成了9個大區,轄36個小區。令這些乞兒分成36組,出售大明時報,而乞婦則負責照應這些乞兒的生活飲食。東廠會派出人手巡視這些小區,保護她們不會被街頭潑皮所騷擾。”王承恩飛快的說道。
“干的不錯,這些乞兒上午賣報紙,下午就找人教他們學習文字和簡單的算術,今后也好找個謀生之道。這天氣越來越冷了,這些乞兒住的地方都要檢查一二,需要修繕的就及時修繕。房子里沒有取暖設施的,盡快安排人修建,再置辦些棉花、棉布,讓這些乞婦給他們自己和孩童制作冬衣,讓她們也好好過一個冬天吧。”朱由檢嘉許了王承恩一句,隨即又再次補充了幾點。
王承恩不由有些感慨的對崇禎頌揚道:“陛下仁慈,幾達仁宗、宣宗皇帝了。”
王承恩的恭維,并沒有讓朱由檢開心起來,他只是自嘲的說了一句,“不過是小仁小義吧了,大明有生民億兆,但是朕也只能照顧眼前這千把人而已,朕視線之外的大明百姓,又有多少會過不了這個冬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