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廷揚參觀了清江船廠之后,認為清江船廠雖大,但是沒人會制作適合海上航行的船只。且主管船廠的官員們,也只是一群只知道克扣錢糧的無能之輩。因此他并沒有聽從崇禎的命令,從清江船廠調撥人員。
他直接給家中寫了封書信,從族內經營的造船廠內,調來了幾戶船匠,和管理船廠的幾位族人。
沈廷揚派人送出書信之后,就迅速趕到了金陵城接管了龍江船廠。他先去拜見了南京鎮守太監曹化淳,從這位大太監手中借來了南京的衛所軍,對寶船廠多年沒有清淤過的4、5、6三個作塘,也就是船塢進行了清理。
隨后,當管理船廠的族人抵達南京之后,就對龍江船廠的管理組織進行了調整。
沈廷揚首先廢除了船廠的作頭制度,還有坊廂制度,保證了這些工匠人身自由的權力。接著他裁汰了一些老弱而沒有技術的工匠,并分給了他們可以維持生活的土地。
隨后在族人沈樂嘉的建議下,除了造船的主要原料,其他不重要的原料和加工作房,統統被分包給了個人。
最終龍江船廠只保留了造船工匠579人,雜工927人。原本貧困潦倒的龍江船廠的工匠們,終于恢復了一些生氣。
在調用了南京衛所軍之后,進入2月不久,4號船塢也首先清理干凈了,通往長江的水道也重新溝通了。剩下的5、6號船塢在月底之前也能清除完畢,接下來就是準備進入造船的實際業務了。
看著面前4號船塢恢復成了潔凈寬敞的模樣,沈廷揚心里也不由松了口氣。造一艘載重1千石的沙船,需要用工2000個左右,也就是2個月左右就能下水。
4號船塢長約100丈,寬約10丈,足可以容納10只中等船只同時建造。當然沈廷揚并不打算,一開始就造這么多船只。
上京不足數月,就被崇禎親自簡拔,負擔重建龍江船廠及江南航運局籌備事宜,讓剛剛30出頭的沈廷揚,頓時意氣風發了起來。
數千軍民聽從著他的指令,一點點的恢復寶船廠的舊模樣,這種成就感是外人很難感受的到的。
正當他站在船塢上方自我感慨的時候,族兄沈樂嘉匆匆趕到了他身邊,略帶喜意的對他說道:“季明,五叔公來了,你趕快回去吧。”
“奧,家里這么快來人了?那么我們先回去。”沈廷揚有些意外的回頭看了族兄一眼,便趕緊回道。
沈廷揚返回南京西城內的寓所后,就看到五叔公沈培同自己的妻兄正在客廳內敘話。
沈廷揚同沈培聊了幾句家常,便有些迫不及待的切入了正題,“五叔公,族里對于投資龍江船廠的意見如何?”
沈培頓時有些不以為然的說道:“投資一個大船廠自然是好事,但是陛下要把龍江造船廠作價1百萬兩,這估價也黑了些。清江船廠這么大規模,一年造船也不過8、9萬兩。這龍江造船廠早就已經破落了,哪能值得百萬兩?除非估價降低一半還差不多。”
沈廷揚頓時有些焦慮的分辨道:“開放海禁,建立上海自由港之后,造船肯定會成為大家趨之若鶩的生意。我們沈家在崇明島上的小船廠,怎么能同龍江造船廠相比較?
這里可是當年三寶太監下西洋造寶船的地方,光是那6個作塘,就不止10萬兩白銀。更別提,龍江造船廠可以憑借官府的名義,去各地收購各種船材,不必擔心當地官府豪強從中作梗。”
沈培輕輕的吹了吹手中的茶水,他思考了許久之后才說道:“季明,你是我們崇明沈家的長房嫡子,這沈家的將來的確是你說了算。
但是這投資龍江船廠的事,關系到我崇明沈家的大半資產。這要是白花花的銀子投進去,最后成了那些貪官污吏口袋中的錢,我們沈家可是要元氣大傷的。
開放海禁,也不是今天才聽到的新政策。朝廷一會海禁,一會開放,朝令夕改也不只一次了。我們把錢投進去了,朝廷愿意把船廠給我們沈家管理嗎?朝廷開放海禁的政策能夠延續多久你?”
沈廷揚低頭想了會,就直不諱的說道:“龍江造船廠很快就會改名,不再是光以造船為業。畢竟現在去海外貿易還沒有風行起來,大多數商人不會想著來定做海船,因此光是造船很難收回成本的。
陛下的意思是,龍江造船廠將會改名為江南制造總局,除了龍江造船廠之外,還將設立長江航運局,海上航運局,還有紡織局三個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