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毛巾丟給了呂琦之后,朱由檢才坐回到座位上說道:“沈陽還沒有情報傳回來么?”
呂琦點了點頭說道:“是的陛下,到現在為止沈陽依舊還沒有消息傳回來。不過按照計劃,明天就是營口船只回航的日子。臣以為,最遲明天一定會有消息的。”
朱由檢點了點頭,不再語。他從桌上抽了一本奏折翻看了數眼,便又丟了回去。
“這些都是今天的?都是彈劾黃立極和韓一良的么?”朱由檢漫不經心的對著桌上的這些奏章說道。
王承恩點了點頭說道:“是的陛下,自從陛下留下關于彈劾首輔的奏章不發還內閣之后,彈劾首輔大人的奏章便開始增多了起來。
陛下,是不是有所決斷了,內閣除首輔之外的幾位閣老還有馮銓等幾位大臣,都想知道陛下對兩淮鹽引案究竟有什么打算。這案子再拖下去,恐怕地方上更要多事了。”
朱由檢伸手敲了敲桌面,隨即笑了笑說道:“也罷,該跳出來的人都已經跳出來了,也是時候給他們一個結果了。你去通知內閣,后天召開擴大級別的國是會議,商討兩淮鹽引案及地方物價上漲的事宜。”
黃立極得到了王承恩的通報之后,只是微微點了點頭,并沒有表現的多么興奮。黃立極的表現,讓王承恩頗為驚訝,他覺得這位首輔是不是已經做好了下臺的準備。
十月二十日,上午九時,文華殿的殿門外,數百名官員分為東西兩班,分立在殿前的廣場上。
這大約是今年以來,除了大朝會外聚集官員人數最多的一次國是會議了。內閣閣臣們站立在御座東側的臺階下,黃立極同郭允厚互相望了一眼,隨即便轉開了視線。
雖然這些天來群情洶洶,但是黃立極卻絲毫沒有什么可擔憂的。這不過是幾個失勢科道官的反撲而已,如果沒有那些江南士紳在背后支持,他們根本連漣漪都泛不起。
兩淮鹽引案,并不是韓一良抵達揚州之后才發現的,而是在京城就被確定下來的。兩淮鹽引案不過是一個引子,從而使得朝廷可以插手兩淮鹽政,全面改革兩淮鹽業而已。
兩淮鹽稅占據天下鹽稅之半,天下鹽稅又占了太倉收入的一半。因此兩淮鹽稅一直是朝廷最為看重的一個財源,但是經過了近百年的蠶食,兩淮鹽業早就被納入了江南士紳的控制,勛貴宗室當然也分了一杯羹。
正因為兩淮鹽業牽涉到各方利益太多,即便是張居正也沒能把兩淮鹽業的利益完全收歸朝廷。待到張居正失勢,萬歷新政被廢,江南士紳在兩淮鹽業中發展的就更是深入了。
而北方士紳在兩淮鹽業中只能分些殘羹冷炙罷了,因此當崇禎要求內閣閣臣從兩淮鹽業中撤離時,黃立極等人也就沒有多加為難的接受了。
原本黃立極并不贊成,皇帝同時對兩淮鹽運司官員和兩淮鹽商動手的計劃,但是他很快便發覺到,這已經不是他能阻擋的事情了。
吞下了長蘆和河東兩個鹽場之后,四海貿易公司的股本就不斷在擴展,稍有名望的北方士紳都會購買幾股四海貿易公司的股份。
比如黃立極的親族友人,或多或少都持有了這家公司的股票。兩家鹽場的利潤,為四海貿易公司提供了近四分之一的公司利潤。
因此,當皇帝表示整頓了兩淮鹽政之后,將會仿照長蘆、河東兩處鹽場,成立兩淮鹽業公司,讓四海貿易公司入股四分之一的股權之后,這個計劃便獲得了四海貿易公司主要股東的支持。
而這也代表了北方大部分士紳的利益,黃立極顯然沒有興趣同自己的鄉黨和親族作對。
此外,戶部尚書郭允厚積極的支持態度,也導致了黃立極不得不跟上了郭允厚的表態。
在以往,想要動兩淮鹽政,朝中反對聲音最大的便是戶部,畢竟兩淮鹽稅要是出了什么問題,原本就入不敷出的國庫,就更讓戶部官員們頭疼了。
但是按照這個計劃,最大的好處全被戶部給得去了,相比起上千萬白銀的入賬,郭允厚覺得每年不到百萬的兩淮鹽稅就算是出了點問題,他也是可以接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