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寨的位置是如此險要,因此茅元儀并不想冒險速進,從而給了守寨敵軍以可承之機。他寧可以三倍于敵的兵力,慢慢逼迫過去,最好能夠把這些蒙古人驚走了事。
說到底,在遼東待過一段時間的茅元儀,并不看好自己這方的野戰能力。雖說去年明軍難得爆發了一把,在豐鎮打贏了察哈爾人。
不過后金軍隊同蒙古部族軍隊的戰斗力,完全是兩回事。即便是投靠了后金的蒙古部落,也往往在戰場上發揮的更為出色。雖說現在他得到的情報中,石門寨沒有真女真人,但這畢竟是一日前的消息。
誰能知道,現在的石門寨會是什么情況呢。大軍出動的第一仗,茅元儀是絕不容有失的,因此便安排出了最為穩妥的陣容。
看完了這份計劃書后,朱由檢也沒有露出什么表情,而是向著在座的參謀和將領詢問道:“各位覺得這份作戰計劃可行么?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說一說。”
左良玉看了看同僚的神情,又小心觀察了下皇帝的表情,才出聲說道:“臣以為,茅參謀長的計劃很是穩當,就算遇到后金全軍出動,臣的第4師、紅光先的第五師也是可以互相支援,交錯掩護撤回馬伸橋的。
當然,如果第一師和第三師能夠及時前出馬伸橋以為接應,則我們的后路就更沒有什么可擔憂的了。”
紅光先趕緊點頭附和左良玉,這位第五師的師長,是英宗時歸順大明的蒙古人,蒙姓是烏蘭巴日氏,這么多代傳承下來,家族已經同漢人一般無二,連姓氏都該成了漢姓紅。
紅光先原本是三千營中的都司,京營改制之后被挑選出來組建新軍。第一騎兵師第五中隊因為豐鎮戰役立下的功勞單獨成軍,最后便和三千營挑選下的可用騎兵加上一些新募士兵組成了第五騎兵師。
紅光先原先的職位夠高,家世也很清白,雖然才能平庸了些,但對于大明皇帝還是相當忠誠的,加上平衡京營舊部的關系,也就順理成章的擔任了第五騎兵師的師長。
雖然紅光先在京營中已經吃了十多年軍餉,但是上戰場還真是第一次,而且還是兇名昭著的后金軍隊。饒是被京營同僚稱之為弓馬嫻熟的他,心里也是有些慌亂的。對于茅元儀這個以優勢兵力徐徐壓迫,馬步軍互相支援前進的計劃,他自然是極為認同的。
昨晚剛剛趕到薊州的吳懷對這個計劃顯然有所不滿,他不由譏諷的說道:“這計劃穩當是穩當了,但奴兵又不是傻子。他們要是一把火燒了石門寨,再退過石門峽去,繼續遮蔽通往遵化方向的道路,那我們還是不能確定遵化的狀況。
那我們這火力偵查究竟探出了什么來?陛下,臣以為,應當派遣一只精騎突擊石門寨,就算不能全殲寨中的守軍,也要殲滅其大部。
只有把這只軍隊削弱到,無法在石門峽以東到堡子寨的區域內拖延我軍,后金才會做出陛下設想中的應對。如果我們攻下石門寨的速度夠快,后金一時沒能反應過來,干脆就直接派出斥候打探遵化城的消息就是了。
石門峽到遵化城不過60里,一日之內都可以往返了。這不比現在猶豫不決的試探要好嗎?說不定,到時遵化城還在我們手中呢。”
吳懷的主張獲得了幾名剛進入**謀部不久的年輕參謀的支持,第三師的施洪謨和第二師的袁信,都注視著皇帝的舉動,顯然他們是打算以皇帝的意見為自己的主張了。
朱由檢倒是沒有立刻下決定,他隨即打開了第二份作戰計劃書翻看了起來。
這份計劃書倒是同吳懷的主張有些類似,都主張要殲滅或是消滅石門寨敵軍的大部。不過它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更好的試探出遵化是否淪陷,或是有利于派出哨騎打探遵化的狀況。
計劃書認為,石門寨的敵軍遠離遵化60里,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支孤軍。只要安排妥當,就能將這只后金軍隊吃下去。不管這只軍隊是不是都是蒙古人,消滅了這只部隊就等于消滅了敵軍近十分之一的兵力。
只要這樣的殲滅戰再贏上個兩三回,后金就必然要收縮部隊,縮小現在的控制區域,則我軍也就能夠從東西兩路夾擊遵化。
屆時不管后金是否攻下了遵化,也都失去了騎兵作戰的回旋余地。如果能夠把后金軍隊約束在遵化城附近,遵化山河環繞的地形,能夠最大程度的削弱后金騎兵的威力。
到了這個時候,只要不斷的調撥后方軍隊上來,在遵化地區建立營壘,逐步向前推進,就能一點一點的把后金軍隊擠出長城之外去。
至于攻擊石門寨的守軍,它并不是主張挑選精騎突擊。而是建議從戰力低下的薊州衛和營州衛中挑選出3千人出來,打著援救遵化的名義東進,誘惑石門寨守軍主動出擊。
我方以新軍主力埋伏于后,尋機消滅出寨的敵軍,再圍困石門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