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書也被封了,閑著無聊,就把挽明的后續大綱寫一寫吧。
這是我原先設想的大綱,不是非正常終結后的大綱。比較粗略,大家將就著了解一下吧。
1**2年春,黃臺吉派出的間諜挑唆**改革中利益受損的兩班地主發起了政變,于宮門內伏兵,欲攻殺王世子和領議政。
雖然這一消息已經提前被社會調查部所偵知,不過負責監視皮島、**和濟州島的指揮使并沒有把這個消息傳遞給**王世子和領議政。
因為剛剛回國的**王世子雖然傾向于改革,但卻希望拿回**的鑄幣權和海關控制權,并試圖將**新軍的指揮權力從明國委任的駐**大臣手里拿回來。
因此在四海貿易公司董事和軍中將領的暗示下,大家決定借助反叛兩班之手,干掉不夠馴服的王世子。并借平叛的機會清洗一批**內部不夠親明的頑固勢力。在政變當日,社會調查部駐**官員故意攔住了領議政,使其沒有按時入宮。
在宮變發生之后,他們攜帶領議政出城進入新軍軍營,并召集了**新軍入城平亂。叛亂雖然被平息了,但是**王和王世子都在亂中喪生。領議政不得不要求大明送回王次子繼位,并開始大批清洗國內的兩班士族。
**政變雖然持續了不到三日,但是因改革而帶來的稍許復興氣象卻被完全打斷了。為了保證**的局面不繼續惡化下去,東江鎮不得不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這樣一來,黃臺吉終于可以將原來放在**邊境的軍隊抽調回了沈陽,暫時解除了東面的威脅。
雖然大明的軍隊和政治經過改革之后,保密制度已經漸漸成型,使得黃臺吉不能像過去那樣輕易的獲得情報。不過因為大明新聞報刊事業的繁榮,和明清之間的貿易往來關系,黃臺吉依然還是能夠從報紙和商人口中搜集到大明的各類情報的。
通過這些情報,黃臺吉意識到大明最困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了,過去三年里的自然災害雖然給與了大明經濟沉重的打擊,但是憑借著從海外屬國流入的大量糧食和財富,加上海外殖民地和新興工廠對于災民的吸收,使得大明的社會秩序始終處于崩壞的臨界點之上。
反觀沈陽,因為汗位繼承權的問題,八旗的親貴重臣們各個心懷鬼胎;而蒙古王公們見到明國重新強盛后也開始首鼠兩端,不斷的派人同西面草原的親戚們聯絡;因為幾次出征無果,無法從明國獲得戰爭紅利,國內的滿人不僅變本加厲的壓榨漢人,更是連一些蒙古小部族也不肯放過了,滿人和其他民族的矛盾正日益激化。
更糟糕的是,自從春節過后,黃臺吉幾乎三天兩頭的流鼻血,并且時常感到頭暈目眩。至此黃臺吉終于意識到,他已經不能繼續等待下去了。
因為他的身體狀況不允許他等下去,國內各個團體日趨分裂的趨勢不允許他等下去,大明日新月異的進步不允許他等下去,甚至于那些投降了滿人的漢官的人心也不容許他等下去了。
黃臺吉于是秘密召集滿、蒙、漢的高官顯貴,想要再打一場薩爾滸之戰出來,以挫敗大明蒸蒸日上的國勢。不過參與會議的兩位蒙古臺吉卻并不認為此時向明國開戰的機會是恰當的,但是他們的發卻遭到了黃臺吉的指責。
有鑒于之前黃臺吉對于政敵的狠辣手段,這兩位蒙古臺吉在恐懼之下,干脆逃出了沈陽。得到消息的黃臺吉一時大怒,不過他很快又冷靜了下來,令長子豪格出兵追捕兩位臺吉,并授意豪格將兩位臺吉和他們的部族驅往察漢浩特,然后圍察漢浩特要人。
黃臺吉又令多爾袞、濟爾哈朗監視錦州、義州之明軍,令阿巴泰鎮守營口,而他親自率領八旗主力在遼河源召集蒙古各部會盟。做出了明人若是不歸還蒙古逃人,便要率部攻打察漢浩特的意思。
黃臺吉意圖開戰的消息傳到北京之后,士林和商人們第一次站在了同一條戰壕,認為不應該為了幾個蒙古逃人壞了同滿清的和平大局。
大明士子對于皇帝借助戰爭再次集中權力的擔憂,比遠在察漢浩特爆發的戰爭更為擔心。眼下大家都知道滿人打不進義—錦防線,至于滿人打進草原去,他們總搶不到漢人頭上來的。
商人們則是覺得同滿清開戰不劃算,東北的土地雖然肥沃,但氣候實在是過于惡劣了,想要開發這里的土地,還不如去南方溫暖的島嶼大陸占上一片土地更為劃算。而且東北不是南洋外藩,這里打下來之后,皇帝肯定不允許他們把當地百姓當外國人奴役。那么現在用滿人壓榨這些清國的百姓,其實才是效益最高的。
內閣及地方官員也不愿意同滿清現在開戰,他們剛剛頂過了自然災害和瘟疫,還指望著過上兩天舒心的日子,不希望又面對一場傾國之戰。即便這十余年大明和滿人打了個不上不下,但是當初滿人在東北打的四場大勝仗,還是讓他們感到心有余悸,因此總希望先休養生息幾年,待到大明完全恢復了元氣再說。
士兵、工廠主和城市平民倒是士氣高昂,紛紛向皇帝寫信,認為應該趁著這個機會報仇雪恨,一口氣打敗滿人,收復東北地區。
崇禎一一聽取了這些團體的聲音,然后同自己的軍官團進行了長達數日的探討。最終還是聽取了李巖的意見,屯重兵于義錦一線,擺出和滿人決戰的氣勢,但卻出精兵支援察漢浩特,以察漢浩特為誘餌,吸引黃臺吉的主力去攻。黃臺吉主力不動,則義錦重兵不動;黃臺吉主力若是真的進攻察漢浩特,那么義錦重兵則步步為營,一路平推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