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是經濟學出身,但是作為項目經理的蘇長青,最為關注的就是兩件事,成本和質量,這是關系項目成敗的關鍵。
原本對朱由檢講學毫不在意,只是想著來配合一下皇帝的虛榮心的宮女太監們,完全被他所說的粗淺的商品經濟學給迷倒了。在朱由檢看來,這不過是基礎中的基礎,是最為簡單的道理。但是他全然忘記了,他所學的這些知識是前人數百年的積累才建立的一個嚴謹的體系。
只有當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高度,把所有東西包括勞動力都物化了,才會出現這門學科。
而他所面對的這些能通過考試的宮女太監,都是屬于宮內最為聰明的一群人。但是即便是這些人,也只能寥寥無幾的理解了朱由檢講的內容,大部分人都如聽天書,他們只能把今天聽到的新名詞記下來,等待日后的驗證。
不少人非常后悔沒有帶上紙和筆,好記錄下來,回去慢慢推敲。倒是幾名一心想要討好新皇帝的,為了在朱由檢面前表現,帶了紙墨過來。
朱由檢原本想要從成本開個頭,然后粗淺的談談商品經濟,給這些人腦海中留個經濟學的初步知識。為他接下去的宮內變革,做一個輿論宣傳。
但是沒想到,光是一個成本的解釋就耗費了他一個上午。為了回答這些宮女太監們提出的問題,差點沒把他自己那點經濟學的底子給掏干了,畢竟他對于經濟學的大部分內容早就還給老師了。
講了半天的課程,讓朱由檢口干舌燥的,回到自己的住處就喝干了半罐子的冷茶。雖然上午應付這么多人的提問,讓他有些頭暈腦脹的,但是他的精神卻顯得格外的旺健。
而在另一邊,如張省聲、郭楷、蘇蓉等考試中的佼佼者,卻在一堂課后,完全被朱由檢的學說給打動了。并不是朱由檢講的有多出色,在這些聰慧的內官耳中,朱由檢講的結結巴巴的,甚至有些地方自己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但這完全無損于他所說的這門學說,朱由檢給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而這大門內的風景已經依稀向他們展露出了一角迷人的風姿。
接下來的日子,朱由檢就保持的半天上課,半天處理政務,并通過王承恩等近侍小心的觀察宮內的動靜。
在英國公張維賢的引薦之下,錦衣衛、京營的幾位實權軍官,朱由檢都一一接見了。
而在另一邊,崔呈秀借口京營**戎政空缺,英國公代理此職非長久之策,請求擇人擔任京營**戎政。一時之間魏忠賢的黨羽紛紛附和,并推薦兵部右侍郎霍維華為京營**戎政。
朱由檢看著下方七、八位官員拜在地上保舉霍維華,在斜眼看了看站在御座邊上,目不斜視的魏忠賢。突然笑了笑,他對著下面的官員說道:“兵部右侍郎霍維華在那呢?站出來讓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