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對著盧九德,夸張的行了一個西方式樣的禮儀,滿面笑容的說道:“我馬丁.凡.比爾將會是貴人您最忠誠的朋友,不知道貴人您所說的允許貿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看到終于談到了正事,盧九德端正了姿態說道:“陛下準備大力開展大明的對外貿易,只要是對大明持友善姿態的藩國,都可以獲得和大明貿易的機會。但是在貿易過程中,必須遵守大明的法律。你們荷蘭人幾次攻擊我大明沿海,還掠奪我大明人口,原本應當在禁止貿易之列…”
比爾頓時辯解了起來:“這個以前的攻擊大明的事件,完全是當時的艦隊指揮官自作主張而已,現在公司已經把他調回了國內,只要大明允許我們東印度公司參加對大明的貿易,那么我可以像您保證,公司一定不會再犯這種錯誤了?!?
盧九德等待比爾辯解完畢之后,才繼續說道:“陛下也認為,以前的事件也許只是荷蘭和大明之間互不了解,才出現了這種可怕的錯誤。所以陛下愿意給你們一個機會,只要你們歸還當初掠走的大明人口,并保證今后不再劫掠大明人,陛下就允許你們派遣代表前往京城,商談各項貿易事宜。”
“派出代表前往京城嗎?”比爾并沒有顯得格外興奮,反倒是有些遲疑了。作為荷蘭東印度公司派駐臺灣地區的職員,比爾可是非常清楚公司和大明打交道的歷史,大明的官員可是曾經把雷耶斯佐恩艦隊指揮官以談貿易為名,騙上了岸然后當做俘虜送到北京給斬首了。
除了這點之外,比爾只是一名暫時任命的大員執政官。從法理上來說,他并無權代表荷蘭東印度公司前往北京商談貿易,除非他能得到巴達維亞荷蘭總督的授權,或是等待彼得.納茨返回后親自前往北京。但是如此一來,促成明荷貿易的功勞還和他有什么關系呢?
看到比爾猶豫不決的樣子,盧九德感到有些奇怪。而他身邊的鄭彩似乎想到了什么,就悄悄的湊到了盧九德身邊說了幾句。
盧九德微微撇了撇嘴,不過他還是勉強的對比爾說道:“你可以安心,這是大明皇帝親自下的命令,就算談判過程中有什么不愉快,你們的代表也可以安全返回的?!?
看著這位大明貴人把話說透了,比爾終于咬著牙下決心了。作為一名退役的荷蘭海軍軍官,比爾為了謀取一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職位,已經花光了半生的積蓄。
但是比爾并沒有如愿的調進流淌著黃金之河的香料群島,反而被發配到了落后荒蕪的臺灣島。雖然海峽對面就是一片富饒的土地,但是那片土地上可不是沒有反抗能力的野人部落。而且荷蘭人幾次武裝攻擊大明的行動,導致了這個東方帝國的厭惡之心,甚至斷絕了和荷蘭人的貿易活動。
在這個時代,荷蘭東印度公司職員的薪水,取決于他所在的殖民地和商館的盈利狀況。而對于這些公司職員來說,每年收益最大的一塊,并不是公司發的薪水,而是走私貿易活動。
比如在香料群島的公司職員,往往會把自己的薪水換成當地的香料,然后帶回歐洲去。這種走私活動雖然極大的損害了公司的利益,但是卻激發了東印度公司職員們的工作熱情。就算是公司的幾位董事,他們同樣通過公司的船只裝載著自己的私貨,因為公司是屬于全體股東的,但是私貨貿易的利潤卻是屬于董事個人的。
如果可以打開中國貿易的大門,那么光光是走私生絲的貿易,就能讓比爾在幾年之內賺取一筆巨款,從而可以返回國內過上富庶的地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