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也許您應該再考慮一下,我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證明,牛痘是否對天花有預防作用,也不清楚它是否對人體有害。再我看來,您應該推遲接種牛痘的實驗,直到我們能證明它足夠安全。”
鄧玉函在做好了接種的準備之后,憂心忡忡的再次對崇禎進行了勸諫。
他倒不是擔心崇禎接種牛痘之后,會出現什么不良反應。他是擔心當崇禎出現不良反應之后,那些一向敵視他們這些天主教傳教人士的士大夫們,會不會有什么過激的反應。
畢竟當初這些士大夫們僅僅以一個謠就制造了南京教案,把天主教的傳教士們都趕到了澳門去。
但是在太醫院的太醫們拒絕為皇帝接種牛痘之后,大明皇帝讓他來替自己接種牛痘,這無疑是一個成為皇帝親信近臣的好機會。
只要牛痘接種成功,那么代表著西洋傳教士找到了一條如何接近皇帝的途徑,他們將不需要再通過徐光啟等中國士大夫們,去間接施加對于皇帝的影響。
但是信心滿滿的鄧玉函,現在卻顯得猶豫不決,完全是因為房間外面,那一陣陣的反對皇帝接種牛痘的聲音。
太醫院的太醫們都跪在了太醫院內,對著幾名錦衣衛守衛的,門扇緊閉的房間,涕淚交織的大聲阻止著。
朱由檢側耳靜聽了一會,就對著鄧玉函說道:“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雖然大明開國不過200多年,但是我們日常的行為禮儀和道德標準,卻是來自于2000多年前一位賢人建立的學說。
就好像你們認為的古希臘文明深深的影響了你們的生活一樣,這位叫孔子的賢人推崇的倫理道德,現在依然掌控著大明的道德標準和倫理秩序。
想要在這樣龐大而古老的文明國家之中推行一樣新事物,重要的不是同那些反對者辯論,而是要用事實去證明,新事物是有益的。
鄧先生,牛痘的接種技術同你熱愛的解剖學一樣,只有讓民眾先了解了它們的好處,才能消除他們對于新事物的恐懼。”
朱由檢努力說服鄧玉函的時候,連善祥同王承恩正緊張的監視著這個一臉大胡子的西洋番人的舉動,唯恐他會做出有害于皇帝的舉動。
鄧玉函糾結了一會,終于還是忍不住對于接種牛痘的好奇心,同想要獲得這位異教徒皇帝的好感,他努力使得自己接受了崇禎對于他的說服。
當黃立極帶著內閣成員及九卿重臣匆忙到太醫院的時候,正好看到皇帝從房間內走了出來。
黃立極有些氣急敗壞,他今日正召集群臣討論公推入閣的人選。結果會開到一半,突然就傳來這幾天安分的待在宮內的皇帝,居然跑去太醫院接種牛痘了。
這讓內閣及九卿大吃一驚,更為讓人驚訝的是,皇帝幾天前就通知了太醫院,而這些迂腐的太醫院的醫官們,只顧著討論皇帝接種牛痘有沒有危險,居然沒有一個人想著要先同內閣匯報一聲。
看著崇禎從房間內走出來,黃立極頓時迎了上去,他匆匆帶著群臣對著皇帝行禮之后,就趕緊帶著希望說道:“陛下,您現在應該沒有接種什么牛痘吧?”
崇禎一邊招呼著院子內的太醫們起身,一邊對著首輔滿不在乎的回答道:“朕已經接種完成了,黃先生,你可能不知道,接種牛痘原來是件很簡單的事。如果這樣就能預防天花的話,那么大明的百姓今后將不必再擔憂天花惡疾的傳播了。”
黃立極頓時頭有點暈,他有些顧不上君臣的禮儀,對著崇禎提高了聲音責怪道:“陛下如何能如此輕佻,這牛痘尚沒有證明對天花是否有效,也沒人知道它是否對人有壞處。
要是陛下的龍體出了什么問題,將置大明社稷于何地?來人,把那個蠱惑陛下行事的西洋妖人拿下,還有這些太醫院的醫官們,勸阻皇帝不力,都先收押起來。”
黃立極憤怒之下,頓時把矛頭對準了,替崇禎接種牛痘的鄧玉函和這些醫官身上去了。然而院子內的錦衣侍衛們卻對于首輔的命令充耳不聞,幾名侍衛武官都緊緊的關注著崇禎的指令。
“黃先生真是太愛說笑了,這接種牛痘是朕的意思,怎么能怪到旁人身上去。不管如何,朕現在都已經接種了,黃先生你再發火,時間也不能倒退啊?
朕倒是覺得,接下來幾天朕小心觀察自己的身體會不會不適就可以了,沒必要興師動眾。現在京畿連續發生了兩次變亂,正是宜靜不宜動。
如果黃先生在太醫院掀起大案,京中要是有人借此妖惑眾,那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嗎?朕看,這件事就到此為止,黃先生還是和眾卿回去辦自己的事,這邊讓太醫院繼續研究牛痘的事,你看如何?”
在崇禎始終冷靜的勸說下,黃立極終于帶著內閣和九卿離去了。朱由檢這才對著太醫院的院使、院判吩咐道:“如果三天后,朕的身體沒有異常,就先對救濟院的兒童接種牛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