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我國因為自然災害的緣故缺糧,所以越南生產的大部分糧食都運回了國內,而越南人自己反而糧食不足,自然也就無法招兵買馬反抗我們。
但是,一旦我國恢復正常,糧食價格回落,越南的糧食就會囤積起來,這也許就會成為越南人用來反抗我們的軍需。所以想要越南人保持對于我國的恭順態度,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改種甘蔗和棉花。
這樣我們就可以用湄公河、湄南河、呂宋的糧食去控制越南人,而他們生產的甘蔗和棉花,又可以成為大明工廠所需要的原材料。至于那些越南地主,他們也能夠獲得更高的利潤,從而更要依賴于我。
如果**、日本及南洋各國,都能夠照著我國的規劃去種植農作物,那么只要我們控制了糧食的產地和海上運輸,他們就將會成為大明最為忠實的臣屬。因為失去了大明,他們就吃不上飯,也賣不出收獲,自然也就用不起大明出產的各種日用品。
到了那個時候,哪怕我們不使用武力…”
方岳貢和笪繼良從西苑精舍出來時,看到這位同僚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心情正好的他不由出聲問道:“笪侍郎這是在擔心什么?難道剛剛我們同陛下談論的內容還存在什么問題不成?”
笪繼良看了看腳下堅實的水泥路,又抬頭看了看路邊豎立起來的路燈,這才皺著眉頭向方岳貢回道:“和陛下談論的內容,咱們戶部都研究了快一年多了,和你也討論過快三個月了,方方面面都已經設想的很周全了。即便有問題,也不會是什么大問題。
只是我心里擔心的是,陛下把我們的農業計劃種植管理引申了更進一步。可想而知,今后海外之財富將會源源不斷的涌入我國,但這對于大明來說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
過去國庫空虛之時,陛下可謂是節衣縮食,宮中的享用器物都使用的前代舊物,余嘗聞陛下一日三餐不過三菜一湯,還不及江南普通富戶之飲食。而前年災荒大起之時,陛下更是下令自己的飲食改為一日二餐,每餐不過二菜一湯,且去掉菜單中的魚肉之味。
陛下生活之簡樸,余以為大約只有太祖時期可以相若了。也正因為陛下如此克己奉公,我大明這十余年來才能扭轉國衰,內憂外患而漸漸遠去,宮內的太監們如今在外也低調而守法了起來。
然而現在國家形勢剛剛有所好轉,宮內就對西苑大興土木。而聽陛下之意,這海外的農業種植規劃和屬國、屬地之經營,內務府是肯定要插上一腳的。日后國外的財富源源不斷涌入內府,陛下將會把這些財富用于何處?
而且按照陛下的規劃,從此海外之臣民,恐怕也將時時處于疲憊不堪的境地,到時他們又如何會真正臣服于大明?一旦外部形勢有變,海外恐有不忍之事啊。”
方岳貢一邊聽一邊看著路邊被白雪覆蓋的樹木,即便是在白雪的遮擋之下,這些樹木也還是造型優美,顯然是有人平日里精心管理著的。
對于笪繼良的擔心,他卻有些不以為然的回道:“笪侍郎這是多慮了,昔日我在松江擔任地方官員時,想要效仿海鹽等地修筑石塘,以防備海潮沖毀民田。
當時有人這么跟我說,修筑石塘捍衛田地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又如何能夠保證石塘修好之后,這些被保護下來的田地能夠留在小民手中。
須知道,現在海邊的田地因為有被海潮沖毀的危險和逐年被海水浸泡而產量低下,這才不為士紳大戶放在眼中,給了小民拓荒墾殖的機會。
可一旦石塘修建了起來,那些被石塘保護起來的土地立刻就會成為士紳大戶眼中的肥肉,跑來此地開荒的小民必然會被士紳們驅離出去。于是動用全縣百姓力量修建起來的石塘,最終不過是肥了一些士紳大戶,而損害了平民百姓的利益,這樣的工程修不如不修。
笪侍郎可知,我當時是怎么回答的嗎?”
方岳貢突然就停下了腳步,認真的注視著對方發問道,笪繼良也同樣停下了腳步,對著方岳貢一雙精光外露的眼睛看了半天,方才拱了拱手說道:“不知方尚書是如何回答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