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計劃很快制訂了出來,作戰部決定先將日軍第三十九師團隔開,割斷其與第十三師團的聯系,然后再攻打宜昌城。
本來,作戰總部在九月二十三日就已下達命令了,要求各參戰部隊勿必在二十七、二十八日前發起攻擊。但因為戰役準備有些倉促,各部隊事先缺乏協調和溝通,調整部署的行動十分緩慢,直到三十日才發起了攻擊。
******************
十八軍并沒有被要求參戰,而十一師師長方青卻主動請纓,要求參戰,以報一年前十一師的當陽之仇。作戰總部最終同意了方青的請求,讓十一師參戰,由第二軍節制。
一年前的宜昌保衛戰中,十一師被長途從第九戰區調到當陽固守,頑強地頂住了敵人的數次進攻,傷亡慘重,但終因左右兩翼友軍被擊潰,被迫放棄了當陽城。當陽失守后不久,宜昌也落入了日軍之手。
這一次,十一師再一次被布置在了當陽城外,任務卻與上一次不同,阻止敵人三十九師團對宜昌增援,阻隔敵人這兩個師團的聯系,切斷漢陽到宜昌的公路,配合友軍攻打宜昌,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奪下當陽城。
張賢這是第一次真正地面對戰場,他有些緊張,但同時也有些興奮。再看一看他手下的這些新兵,大家都摩拳擦掌,恨不能早些進入戰場,與敵人拼個你死我活,當然,大家也不免緊張起來,而他這個排里,唯一鎮定自若的卻是尹劍。尹劍曾經打過日本鬼子,他當然有可以驕傲的資本,所以也當然可以為大家傳授經驗。
部隊用了兩天的時間,完成了川東到鄂西的調動,布置在了當陽與宜昌之間的王店附近。從當陽到宜昌間約有六十多公里,對于機動化很高的日軍來說,不過兩三個小時的事情。
方師長把師部就設在了前沿的王店,把三十一團布在了宜昌東面的熊家河,是為了防止日第十三師團的反撲,同時這個團也是一個機動和后補,一旦敵十三師團被殲,還可以趁勢沖入宜昌城,奪得一等戰功。十一師的另外兩個團,三十二團與三十三團布置在了當陽城南,對當陽展出進攻態勢,這里就是著名的三國古戰場——長坂坡,當年常勝將軍趙子龍就是在這里沖入曹營七出七入,最后安全背負劉備的兒子小阿斗脫困,從而一舉成名。
戰斗很快就打響了,日軍三十九師團有兩個聯隊拒守當陽城,還有一個騎兵聯隊在附近襲擾,而國軍此次是出動了一個集團軍的三個軍來圍攻當陽,勢在必奪。但是等仗打起來后,大家才知道,日軍早已作好了戰斗的準備,挖好了壕溝,預設了陣地,搶占了最好的地型,并興建了許多堅固的堡壘,根本不讓國軍有機會突入。日寇十分頑強,而國軍只攻了一天,傷亡很大,好在作戰總部的目的只要求困住敵人的這個師團,不讓其去增援宜昌,所以從第二天開始,戰斗便形成了對峙,再無大的進展。
相反,在宜昌方面,戰斗打得異常得激烈,那里是江防軍攻擊的目標,第二軍就屬于江防司令部的。江防軍的七個師主攻宜昌,但宜昌的守備日軍第十三師團也異常頑強,戰斗打了三天,雙方都傷亡頗重,可是江防軍還未攻入宜昌的城區。日軍在空中占有很大的優勢,飛機呼嘯著把炸彈投入國軍中,這對國軍造成了極大的打擊。同時,敵人又違反《日內瓦公約》的規定,對國軍施放毒氣,一時之間,國軍損失很大。而此時,長沙會戰也快要結束了,日軍急調回駐武漢的第十一軍派兵增援宜昌,十一軍將原十三師團的二十六旅及一零三旅回防宜昌。戰機一旦失去,將很難再有機會。所以作戰總部馬上又調集了三個師加入宜昌的攻奪戰中,而十一師的三十一團,也被第二軍調往去攻打宜昌,十一師就這樣被肢解了,只剩下了兩個戰斗團。也就在此時,作戰總部又給各軍下了電令,為了盡早完成對宜昌的收復,早日結束戰事,各部必須嚴格遵守總部的軍令,向當面的日軍奮力突擊,務必攻克既定的目標。
方青師長毫不猶豫地遵照作戰總部的命令,加緊了對當陽正面之敵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