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又是油菜花遍野的時候,一場大戰卻使這美好的春天變得血腥起來。
第六戰區此時所轄有四個集團軍和一個江防軍,共十一個軍,三十個師,三個挺進縱隊和兩個獨立旅。而防守江南的只有第二十九集團軍、第十集團軍和江防軍,第二十六、三十三集團軍則守于江北南津關至漢水一線。實際上,從三月末鬼子完成江北作戰之后,第六戰區只得重新布署,形成以石牌要塞為的江南江北“v”字形防御。第六戰區的主要任務就是屏蔽川東,保證重慶的安全。
在四月底的軍事會議上,孫仲按照重慶方面的意見,對第六戰區作出了軍事布署。為保證鞏固陪都重慶的目的,必須確保常德、恩施、巴東、興山、歇馬河、南漳幾個要點,把兵力的重點放在江南各地。分作兩道防線,第一道防線的兵團依縱深據點,行韌強抵抗,用以消耗敵之戰力,最后于鄭家驛、慈利、五峰、招徠河、秭歸、興山之線以東,馬良坪、安家集、宜城以南山地,依第二線兵團之機動,與第一兵團,適時將深入之敵殲滅。
江南防線的三個軍團,共約十二萬人。以第二十九集團軍排布在洞庭湖西的萬林河口至茅草街一線,約為四萬人。以第十集團軍布防茅草街經百弓嘴、公安、松滋、枝江至宜都一線,也有四萬多人。江防軍則布防在宜都以西的茶店子、黃家壩至石牌一線,也是四萬多人。
從四月中旬,鬼子的部隊便開始陸續調動,國軍的情報員也在不斷地發來日軍調動的消息,這些消息虛虛實實,實實虛虛,叫人很難琢磨,有時同一個軍團,一會情報說去了東邊,又一會兒說去了西邊,這些就需要大家來細心的甄別了。不過,有些大的軍團的調動,肯定是比較準確的,因為目標太多,所以不容易隱蔽。到五月初,鬼子的部隊基本布置到位,大家面對著張賢畫出來的作戰地圖,都在思索著鬼子的攻擊目標。
鬼子十一軍里,第三師團與獨立混成第十七旅團,以及三四個小支隊,約有五萬多人,被布置在了**及華容附近,直接面對南縣與安鄉;第十三師團還在荊門附近未見動作,但有消息說這個師團已經處于了隨時行軍的狀態;第三十九師團把守著宜昌,這里與石牌間也只隔著一條長江。
五月三日,敵人的作戰指揮部進駐到了長江北岸的沙市。
********************
長官部的作戰指揮部里,煙氣繚繞著,許多的高參都有抽煙的習慣,這個孫仲也是個煙鬼,所以盡管張賢覺得很不舒服,但也只好強忍著這種愴人的味道,置身其間。
“這次鬼子的兵鋒,從表面上看,確實是指向常德!”張賢在介紹完情況之后,最后只能這樣地得出結論道。從鬼子的部署上看來,這與韓奇所得來的情報基本相同,難道那個赤壁計劃根本就是個虛?難道韓奇得到的是真正的情報?這些疑惑在此時似乎已經變得不重要了,戰役的布置只能先看表向。他作為一個新任的作戰副官,想要準確分析出來鬼子的真實意圖,實在是太難了。
孫仲點著頭,掐滅了煙頭,清了清嗓子,來到作戰地圖前,這才開口道:“諸位,針對鬼子的進攻,我和郭參謀長一起商量了一下,決定:首先,第二十九集團軍應著第一線守備部隊固守現陣地;其后方控置兵團,除以一部固守津市、澧縣外,其余應適時進出澧水南岸,連系第十集團軍部隊,擊滅竄入該方面之敵。第二,第十集團軍對松滋、宜都間之敵,應以有力之一部,依江岸既設陣地拒止之,盡量抽集兵力適時向澧水以北地區進出,聯系第二十九集團軍,對竄入該方面之敵擊滅之。第三,從江防軍抽出一部,適時向宜都方向的聶家河方面進出,實施機動作戰。最后,以第二十六集團軍為主力向宜昌東北的龍泉鋪、當陽西南的雙蓮寺方向進攻;以第三十三集團軍的四個師之兵力向當陽攻擊,以策應江南方面主力之作戰。江南江北共同出擊,粉碎鬼子的這次進攻!大家看看,還有什么問題嗎?”
大家都在討論著,張賢也在思考著,孫長官的排布倒是很有規在矩,有張有弛,可進可退,只是他總覺得好象有哪地方不大妥當,只是一時也想不起來。
“總座,委座可是不讓動江防軍的!”張志站了起來,提醒著孫仲。
孫仲點了點頭,卻又笑著道:“委座的意思是要鞏固陪都安全,但這領軍之將必須要會隨機應變,以戰場上的實際情況出發,若敵變我不變,那只能是等死!我們這樣布置,目的也是針對鬼子的情況來的,只要把鬼子打退,就是鞏固了重慶安全!”
大家都連連點頭,張志也點了點頭,卻又道:“我看,我們是不是給軍委會說明一下,這樣會穩妥一些。”
“嗯!”孫仲點著頭。張志提醒得不是沒有道理,如果是得到軍委會的首肯,那么就算是打敗了仗,他的責任也會小一些。
張賢站了起來,皺著眉頭,有些不解地問道:“總座,您抽走了江防軍一部,那么石牌一線出現空當怎么辦?”他還在擔心著那個赤壁計劃,生怕鬼子真得在玩聲東擊西之計。
“你的當心不無道理!”孫仲向大家解釋著:“我已經向軍委會懇請,調其直轄的川東第三十二軍過來。呵呵,就算是沒有后續補位,鬼子的兵力所限,要想再去攻打石牌,也需要幾日來進行集結的,有這幾日,呵呵,我們也不會坐等著他來攻。”
張賢點了點頭,但還是有些不放心,道:“總座,以如今的情報看來,敵人的十三師團和三十九師團都在沙市以西,只要是渡過江來,就會直接面對宜都,我們不能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