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個哭得死去活來的小和尚,仿佛這條狗已經成了他生命的唯一一樣。張賢與熊三娃都感到有些凄涼,龍泉寺已然成了一座空廟,見性和尚也死于非命,至今為止還沒有查到那個兇手的下落。
張賢示意著熊三娃把這個啞巴小和尚抱了起來,背在了身上,顯然剛才他也被彭長清那一腳踢得不輕,腿已經腫了起來,便是走也走不動了。
旁邊的一個路人過來告訴著張賢:“這是龍泉寺的小和尚,落了難,如今在東街彭青松家住著呢!”
張賢謝過了這個路人,跟熊三娃一路問著,一路把小和尚送過去。在張賢的腦海里,卻還有一些疑問,不明白這個小和尚怎么也會跑到了彭家堡來?而且,更是不明白他的那條狗為什么會去咬彭長清?
“這個小和尚是跟謝三娘在一起的!”熊三娃告訴著張賢,同時又跟他說道:“他跟謝三娘怎么會到了這里來?我也奇怪!”
張賢看了他一眼,這個熊三娃現在是越來越能看透自己的心了,把他還沒在問出口的話,堵在了嘴里。
兩個人打聽著到了彭家堡的東街,實際上這里是靠近村口的一條小巷子,在一個老阿婆地指引之下,他們找到了那個叫彭青松的家,聽著這個名字,張賢便知道這個人應該是彭家堡里,與彭青去平輩的關系。
開門的是一個有些羸弱,瘦骨嶙峋,勾著背的老太婆,她臉上的皺紋仿佛是刀子刻上去的,一條條一道道分外惹眼,看到這兩個身穿著解放軍衣服的人,她不由得愣了愣,及至看到被熊三娃背在身后的小和尚時,那雙緊瞇的眼睛又不由自主地睜大了來,稍一遲疑,便退回門里,便不知道在大喊著什么,跑進了屋里去。不一會兒,從屋里子急匆匆地走出來了一個年青人,約摸有二十多歲的樣子,個子雖然不高,但是身體十分魁梧,臉上精肉暴突著,一看就知道是一個十分健壯的人。而在這個年青人的后面,追出來的卻是張賢與熊三娃都認識的那個謝三娘,只是她跑出來的時候,腳還是一拐一拐的,顯然那次在馬頭山上扭了腳還沒有好利落。那個開門的老太婆也跟在了后面,嘴里也不知道在不停在說著什么。
“謝三娘?”在這個年青人接過熊三娃身后的小和尚時,熊三娃當先地喊出了這個名字來。
謝三娘也認出了門外的張賢與熊三娃來,連忙對著這個年青人跟后面的老太婆道:“這兩個也是進山來的解放軍同志,是他們救了我!”
這個年青人看了他們一眼,只是點點頭,抱著小和尚進了屋子里面去了,顯然是為他救治他的傷。而這個時候,老太婆也露出了笑臉上,嘰哩咕嚕地也不知道在說些什么,謝三娘連忙把兩個人讓進了屋子里來。
張賢與熊三娃走進這了間屋子,這個屋子跟彭家堡大部分的民宅一樣,是木梁支起的一個框架,然后在四面壘上了土坯磚,里面光線并不好,陰冷異常,遠沒有彭府里的房間豁亮寬暢。
不等張賢先問出口來,謝三娘馬上開口問著他們:“這個小和尚是怎么回事?是誰把他打成這個樣子?”
當下,張賢便將在村口處所發生的事詳細地講了出來,當聽到這是白桿隊的隊長彭長清打的時候,謝三娘恨恨地罵著:“這個天殺的,總有一天會不得好死的!”
“謝三娘,你怎么會在這里?”張賢奇怪地問著。
謝三娘看著那個去端板凳過來的老太婆,笑著對兩個人道:“這是我姑姑的家,她就是我的大姑!”說著,一指那個已然端來長條板凳的老太婆。
“哦,原來是這樣!”張賢與熊三娃同時恍然大悟著。
老太婆放下了凳子,謝三娘已經在問著那個啞巴和尚情況了,不一會兒,那個把小和尚抱進里屋里去的年青人出來,身上帶著一股濃重的草藥味,張賢知道,山里的人都會調制跌打損傷的藥,想來他一定是為那個小和尚上了藥,那個小和尚已經安靜了下來,顯然是哭累了,也睡著了。
張賢與熊三娃這才知道,原來這個年青人就叫做彭青松,是謝三娘的表弟。他們都有些詫異,原來以為與彭青云平輩的人,也會是一個和他年紀相仿的半老頭子,卻沒有想到這個叫彭青松的原來如此得年輕,想一想,窮人大輩,也就沒有這么多的奇怪了。
彭青松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他默默地端過了一小板凳,坐在門口邊上,就仿佛是一個守門的木頭人。謝三娘親自倒著茶端來,放在桌子上,招呼著張賢與熊三娃喝茶,同時也給彭青松倒了一碗,他只哼了一聲,連頭都沒有抬,熊三娃以為他是沒有聽到,專門把茶碗端過來遞給他,他只是抬頭看了熊三娃一眼,搖了搖頭,接都未接一下。熊三娃只好小心地再將茶碗放回到桌子上去,卻有些難堪了。
“別理他,他就是這個樣子!”謝三娘瞪了彭青松一眼,沒好氣地說著。
“謝三娘,記得你不是非要跟著我們連長去打土匪的嗎?怎么又沒有去成?”熊三娃想起了在他們到彭家堡之前,謝三娘曾經那么堅持著要跟著部隊走,只是因為那個時候他在意的還是張賢,所以并沒有對后來的情況多作了解。
謝三娘卻是嘆了口氣,這才說出了原委來。雖然她當時十分想參加解放軍的剿匪隊,但是介于她的腳扭傷還沒有好利落,最終被陳大興還是回絕了,不過卻也答應等她的腳傷好了以后,可以考慮。實際上,這也只是陳大興的一個拖詞而已。當時依陳大興的意思,還是想讓武小陽將謝三娘跟啞巴小和尚一起送到辰州縣城,在那里由當地的政府來處理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但是武小陽卻又犯起了犟來,說什么也不愿意再來當這個保姆了。謝三娘也來了氣,認為陳大興跟張義是看不起她是一個女的,決定不拖累大家,帶著啞巴小和尚就要離去。陳大興與張義還是擔心她會出什么事,最終經過勸說,讓她先去附近的親戚家養傷,等他們從聾子界剿匪回來的時候,再帶著她和啞巴小和尚回轉辰州。在謝三娘看來,她以為答應帶她去辰州城,就是答應了她去參加解放軍,因為她從武小陽的口中得知,解放軍里也有很多的女兵,她就想成為一個解放軍里的女兵。
聽著謝三娘講完,張賢與熊三娃相視著看了一眼,兩個人同時都明白了,謝三娘的愿望與陳大興和張義所答應的東西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只是這個時候也不便跟她說得多明白。想來,謝三娘也已經知道他們兩個是因為什么留在了彭家堡,聊了幾句天之后,便問了起來:“阿水同志,你的傷和病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