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地堡處的戰斗在激烈的進行著,那些廓爾克人在英國人的強大火力支援之下,已經沖上了前沿陣地,跳進了第一道的壕溝之中。這些廓爾克人的個頭并不是很高,但是絕對得粗壯,他們身手敏捷,根本不象緬甸士兵那樣懼怕與國軍的近身肉搏,相反,他們憑借著無畏的性格,喜歡與人廝殺。他們的腿上綁著皮制的刀鞘,揮手之間就可以從中抽出一把鋒利無比的彎刀來,這種刀雖然沒有日本倭刀長,卻要比匕首要長出一截來,非常適合貼身的毆斗,這種刀就是有名的廓爾克彎刀。
廓爾克人就象是潮水一樣地擁進了第一道戰壕里,這道壕溝里有一個排的兵力拒守,開始的時候,大家還在排長的帶領之下,頑強地與這些沖進來的廓爾克人爭奪著陣地,但是廓爾克人越來越多,而這些救國軍的士兵們畢竟經歷了這么多天的戰斗,身心俱疲,真得與這些兇猛的敵人拼殺時,體力明顯得不支起來,那個排長非常不幸被廓爾克人的彎刀砍中,慘叫著倒在血泊里;又有幾名士兵抵擋不住敵人蜂擁而上的圍攻,倒將了下去,后面的士兵們邊戰邊退著,只能放棄第一道壕溝,退向十米遠的第二道防御壕。
十米的距離在戰場上來說,只是一眨眼功夫就可以跑到的,廓爾克人緊隨著從第一道壕溝里敗退下來的第一排的士兵們而來,眼見著就已經要跨入第二道壕溝之中,這個時候一連長程少山不由得急了起來,一把從身邊的一名戰士的手中搶過了那挺奪占的捷克式輕機槍,對著沖在最前面的幾名敵人便狂射了起來,噠噠的子彈聲在這個本來就雜音一片的戰場上并不顯得刺耳,但是他眼見著那兩個沖在前面的敵人倒將下去,心里頭盡然說不出來的快意!
也許是看到了廓爾克人取得了戰場的主動權,后面的緬軍再也不愿意當個觀戰者,他們的沖鋒號也凄厲地吹響了起來,喊殺聲連成了一片,就仿佛是千軍萬馬立即就會沖過來一樣。
望遠鏡里,張賢一直在觀察著整個戰場之上的局面,他知道此時戰斗已經進行到了最為關鍵的時刻,心下里也不由得大急起來。逆襲的方案已然制定完成,從望無鏡里,他都可以看到曹金牙帶著的一隊敢死人員摸到了敵人的右后側的方位上,但是那邊的敵人機槍聲就從來沒有停歇過,曹金牙如果想要從那個方向上直殺出來,首先就必須要讓敵人的那挺重機槍失去威力,否則,他們就算是沖將出來,也只能是白白地送死。按照計劃,只要是曹金牙能夠從后側方殺出來,把那些英國人干掉的話,那么前面的那些廓爾克人一定會擔心自己的后面被抄而驚慌失措,這個時候只要對面的一營相機發起逆襲,那么這一次的戰斗的結果就基本可以注定了。只是,這個時候,為什么熊三娃還沒有對那幾個敵人的機槍手狙殺呢?難道是找不到機會嗎?想到這里的時候,張賢的心里又不由得有些后悔起來,想一想如此重要的任務,其實自己親自去完成才是最有把握的,他將之交給了熊三娃,真得不知道這個三娃會不會在關鍵的時候掉鏈子!不過,張賢轉念又一想,覺得自己也許過緊張了,相信在這個時候的江口陣地上,除了自己之外,還沒有第二個人在槍法上能夠剩過熊三娃來,這么多年以來,雖然三娃給他闖了不少的禍,卻也在最后的時刻,總能順利的完成任務,只希望這一次他一定也可以完成。
其實此時的熊三娃,何嘗不是與張賢一樣的緊張呢?他帶著兩個士兵以最快的速度,冒著敵人飛射而來的彈片,已然搶身抵達了坡頂。這個山坡的坡頂之上,原來是一片的小樹林,只是由于敵機的狂轟亂炸,以及敵人大炮的密集打擊,這片小樹林早就已經不復存在了,此時這上面已經成了一大片的廢墟,到處是橫七豎八的斷木,到處是破碎的枝葉和難以插腳的木樁,有的地方還在冒著黑煙,焦糊的木炭味充斥著整個坡頂。
在坡頂上來回找尋了四五遍,熊三娃才找到了一個視野不錯的位置,用殘木作成掩體,他們的頭上都戴著樹枝編成的偽裝物,就是為了防止輕易地暴露目標。從這個位置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個戰場的情況,而英國人那挺威力四射的重機槍,也全然暴露在了熊三娃的視線中。那些英國人并不傻,他們用作架設機槍的位置就處于一塊巨大的巖石之后,雖然熊三娃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挺機槍噴出火焰的地方,卻無法將那個機槍手的全身整個地籠罩,從狙擊步槍的瞄準鏡里,頂多也只能看到那個機槍手時不時露出來的頭,那個頭上戴著個扁平的英式鋼盔,在下午的日照之下,時不時的反射著光。
熊三娃大氣都不敢出一下,舉著這把狙擊步槍一動不動地趴在地上瞄準著敵人的機槍手,這把狙擊步槍是張賢從臺灣帶過來的,實際上是他們從臺灣過來之前,韓奇送給張賢的一份禮物,只是作為云南救國軍的參謀長,張賢不可能將之一直帶在身上,于是這把槍實際上成了熊三娃經常背在身上的武器,在這個時候倒是配上了用場。
邊上的兩個士兵也是一臉得緊張,他們也看到了戰場之下敵人的機槍陣地,離著這邊的距離足有四百多米遠,這么長的距離,要想一擊而中,對于他們來說,根本就是在撞運氣,他們也架好了步槍,在另外的兩個位置對準了另外的那些端著輕機槍的英國機槍手。
緬甸人的沖鋒號刺耳地響了起來,熊三娃的心頭越發得緊張了,他知道時間的緊迫,從這個最高點依稀可以看到有部分的戰友們迂回到了敵人的身后側面,但是卻匍匐在當地無法起身,他知道這就是敵人的機槍威力,對于一個老兵來說,戰場上真正可怕的并不是什么隆隆的炮火,而是噠噠的機槍聲!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機槍,就是這么回事!
終于,熊三娃抓到了一個機會,那個重機槍的機槍手的頭微微露出了巖石,這真得是很難得的一次時機,他的手不由得一顫,這個時機他還沒有想到來得這么快,生怕將之錯過,手指頭扳也了扳機,只聽得“嘣”一聲槍響,子彈飛射而去,可是在子彈出膛的時候,熊三娃不由得罵了一聲:“他娘的,偏了!”他迅速地重新瞄準起來。幾乎是與此同時,身邊的另一名士兵也放了一槍,卻是準確無誤地擊中了一個剛剛躍起的英國輕機槍手,那個輕機槍手摔倒在地,手中的槍也丟出了老遠,這等于是讓一個方向上的火力減少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