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彌將軍被調回了臺灣,雖然名義上還是云南**救國軍的總指揮,但是此時真正的指揮權卻落到了柳慶元副總指揮的手里面。
把李彌將軍調回臺灣,也是蔣介石的一個無奈之舉,有的時候說錯了話,比做錯事了還要令人厭惡,此時蔣**對于李將軍就是如此的一種感覺。
李彌接受采訪的實錄在大報小報上刊登了出來,立即引來了許多東南亞國家的反對,這一次不僅僅只是緬甸而已,包括泰國、印度、馬來亞等幾個東南亞國家都一起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質問國民黨政府,李彌的那番話有何用意?對于他們來說,國民黨部隊拿下緬甸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既然李彌可以在緬甸稱王,那么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可以順帶著也在他們國家里稱王了,唇亡齒寒,這個道理他們還是懂的。而李將軍的那一番話,雖然說是玩笑之,但是這在外交之上卻成了國軍想要侵略緬甸的確鑿證據(jù),哪怕是有這種想法,都是必須要受到批判的。
外交上的壓力,只能讓蔣介石把李彌撤回臺灣來,但是一石驚起千層浪,此時的云南**救國軍的存在,卻已然成為了一個國際話題,包括美國在內,也開始要求國民黨政府從緬甸撤軍了。
李彌調走之后,柳慶元接手救國軍的指揮權,而張賢實際上也成了第二把手,只是真正的實權還把握在徐海波和高偉這兩個人的手中。如今的二十六軍已經(jīng)是今非昔比了,壯大得十分迅速,才幾個月的功夫,兵力便擴充到了上萬人,而且占據(jù)著從**一直通抵到泰國邊境的廣大地域,總面積比臺灣島還要大。其實,整個救國軍都在擴充著,除了二十六軍這個臺灣方面給的番號之外,又自建著保一師、保二師及三個軍區(qū),二十個縱隊和若干的游擊支隊,總兵力已然超過了兩萬。
只是,此時的云南救國軍雖然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但是國際上的壓力一直不斷,國民黨政府也不得慎重考慮這支隊伍的去留問題,而這個問題已經(jīng)在國防部進行了多次的討論,臺灣方面還派出了幾個觀察員來到金三角,實地察看情況,并且聽取救國軍指揮官內部的意見。
柳慶元很是無奈,雖然他此時還有著雄心勃勃的計劃,但是面對著上面隨時有可能把救國軍裁撤的命運,也只能發(fā)出一聲嘆息。
在臺灣的觀察員離去之后,柳慶元把救國軍的幾個主要負責人都叫到了孟撒總部開了一個會,就是為了研究他們這支部隊的去留問題。
“這一次上面來視察,我想大家也都猜出了些什么吧?”柳慶元聲音有些沙啞,面色沉重地對著大家道。
張賢沒有答話,徐海波點了點頭,但是高偉卻抬起頭來,十分不快地問著:“老柳,你是什么意見?”
柳慶元稍作遲疑,還是道:“我能有什么意見?當然還是要聽上面的安排!”
高偉的眉頭緊鎖了起來,直截了當?shù)貑栔骸跋炔徽f上面的安排,老柳,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柳慶元尷尬地笑了一下,道:“我嘛,當然不希望我們這支隊伍被撤掉,當然希望他能夠一直存在下來!畢竟我和大家一樣,在這里拼搏奮戰(zhàn)了三年!”
“既然如此!那就不必理會臺灣的決定!我們就在金三角扎根不走了!”高偉十分果斷的說出了自己的決定來。
會場中的很多人都不停地點著頭,如今的這支隊伍大多數(shù)都是云南過來的人,沒有人愿意遠離家鄉(xiāng)去那個陌生的海島,這也是下面基層官兵們的想法。
“大家都發(fā)表一下意見吧!”柳慶元鼓勵著其他的人。
于是,會場上的氣氛開始活躍了起來,有人的同意高偉的意見,有的人卻表示擔心,如果真得不服從臺灣方面的決定,那么今后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聽著大家七嘴八舌地說完,柳慶元的目光又投到了徐海波的身上,笑了一下,問道:“這半天了,我還沒有聽到徐軍長是什么意見呢?”
徐海波看了高偉一眼,有些猶豫,不知道應該從何說起才好。
高偉卻有些看不慣徐海波的優(yōu)柔寡斷,十分不滿地道:“老徐,有什么話你就直說好了,別這么吞吞吐吐的!”
徐海被被高偉如此一將,有些難堪,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尷尬的笑來,這才開口道:“這個問題的確不好決定,不過如果能夠讓我選擇的話,我還是贊同高偉的意見,我們留下來最好!”
“哦?你也是這個意見?”柳慶元問了一聲。
徐海波點了點頭,無可奈何地道:“老柳呀,你要是去下面聽一聽官兵們的話就會知道了!呵呵,當初我們從云南敗退到這里的時候,沒人管沒人顧,我和高偉好不容易跟臺灣方面取得了聯(lián)絡,但是他們給我們丟下了一句話,讓我們自謀出路!那個時候,我跟高偉的心真得好寒呀!不過,后來我們也沒有敢把上級的這個話去對下面的人講,但是為了我們這些追隨著我們的兄弟,我們愣是硬撐了過來!好不容易能夠有如今的這個局面,上面怎么能夠說散就讓我們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