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在曼谷機場緩緩地降落,再一次踏上異國的土地,張賢的心情已然沒有了初時的那種忐忑不安,有的卻是一種激動,這是一種將要見到老朋友之前心情的激動,也正因為如此,倒是讓他將此行隨袁少華來的目的沖得淡了。
為了不引起泰國政府的注意,袁少華帶著張賢和熊三娃,是以旅游經商的名義來的,他們都穿著便裝。要說跑生意,張賢如今的確就是一個公司的老板,倒也名正順。
他們從曼谷又坐上了開往清邁的火車,這段距離也有八百多公里,卻是走了一天一夜。到達清邁之后,馬上有一個向導在車站接住了他們,張賢與熊三娃也沒有多問,他們都知道這一定是國防部**情報局早就已經安排好了的。一行人沒有在清邁停留,那個向導開著一輛很普通的軍用吉普車帶著他們翻過了雨林密布的坤丹山,繼續向北駛入了清萊府,傍晚的時候,他們到達了清萊城,在這個小城里住了一夜,一大早便又延著泰緬公路向緬甸大其力的方向開去,但是還沒有到達泰緬邊境,在一個叫作湄占的小鎮轉而向西,離開了泰緬公路走上了一條滿上泥坑和車轍的土道,前面就是莽莽的大山和森林,地勢也越發得陡峭險峻起來。
“沿著這條路一直向前,前面就是高偉他們的營地!”向導告訴著袁少華,實際上也是在告訴著張賢和熊三娃。
袁少華卻有些奇怪,問道:“我聽說泰國軍隊一直對這一地區進行封鎖,我們怎么可以這么大搖大擺的開過去?怎么沒有看到有人盤查呀?”
這處向導看了他一眼,告訴著他:“現在已經不比從前了,泰國政府軍正在與高偉他們談判,所以封鎖得也不是那么緊了!”他說著,又道:“我們的車子是開不過去,最前面還有一道哨崗,所以我們只能在前面的村子里把車停下來,然后步行翻山過去!”
正如這個向導所說的一樣,他們到達了一個村子,向導把車子停在了村長的家里,可以看出來,他和這個村長很熟悉了,想來他一定是經常出入這里的。在向導的帶領之下,張賢、熊三娃和袁少華離開了西向的大路,從村子的邊緣爬上了山,因為從這里走可以避開政府軍設立的哨崗。
爬山的過程有些緩慢,而且他們一直是在向上走,很少有下坡的情況,一直到時近中午的時候,他們才到達了這座山的山腰,走進了一個傈僳人的寨子。這個向導直接找到了一戶人家,那個男主人是一個三十多歲出頭的傈僳漢子,他看了看張賢和袁少華這幾個人,沒有說什么,然后便出了門去。向導帶著張賢、袁少華和熊三娃坐在這個傈僳人家里喝茶,向導告訴他們,高偉就是因為看到了這里的地勢比較險要,所以把他們的營區建在了這座山的山頂之上,這個傈僳族人的村子成為了可以通往山上去的必經之地。一直過了兩個多小時,那個傈僳漢子才跑了回來,跟向導嘰哩咕嚕地說了些什么,向導的表情十分得沮喪,轉回來告訴著張賢和袁少華,高偉并不愿意會見從臺灣來的人,他讓這位傈僳漢子轉告他們,讓他們回去。
聽到這里的時候,袁少華一臉得死灰,他轉頭看了看張賢,又帶著疑惑問道:“你讓他說了沒有?是臺灣他的一位老朋友求見?”
這個向導點了點頭,同時苦笑著道:“這話我就是讓他這么說的,但是高將軍認為又是在欺騙他,所以拒絕我們過去!”
一時之間,袁少華有些無措起來,求助一樣地望著張賢。
張賢思忖了一下,讓袁少華取過一支鋼筆,然后從隨身的筆記本上撕下了一張紙,想了一想,便提筆一揮而就地寫出了一首詩來:“生離死別二十年,兄弟情義薄云天!悲喜交錯尋跡來,卻為何故不相見?”在這首詩的最后,張賢毫不猶豫地落下了自己的名字“張賢”,而不是象以往那樣落的是“慕白”這個字。
張賢把這張紙遞給了袁少華,袁少華看了看,馬上便感到了一股濃濃的友情赫然紙上,他把這張紙又遞給了向導,讓向導拿著這首詩再叫那個傈僳族漢子去找高偉。但是,這個傈僳族漢子顯然有些不愿意了,向導馬上從身上掏出一沓錢塞到了這個漢子的手上,這個漢子這才點著頭,再一次向山上跑去。
這一回,這個傈僳族漢子也就走了不到兩個小時,就奔了回來,當張賢聽到雜亂的腳步聲從門外響起的時候,他從茶桌邊站起身來,便看到了一個高大魁梧的身影出現在了這間簡陋的高腳屋的門口,他愣了一下,還沒有反映過來的時候,這個人便快步走了進來,看到了他的面孔,四目相對,竟然齊齊如同雕塑一樣地愣在了當場。
不錯,這一次進來的就是高偉,雖然他的頭發也已經花白,雖然他的面部越發得黝黑而且皺紋堆累,但是那雙目光堅定得還如昨天一樣透著炯炯的光。
“阿偉?……”張賢顫聲地喊了一聲。
高偉使勁地點了點頭,分明也在打量著張賢的模樣,聽到這熟悉的呼喚聲之時,再也沒有半點兒的猶豫,驀然張開了自己的雙臂,緊緊地把張賢抱在了懷里,淚水同時涌出他深陷的眼窩,竟然不敢相信一般地泣聲詢問著:“是賢哥?真得是賢哥呀……”
張賢也張開自己的臂膀,和高偉一樣地緊緊摟住了他,一邊點著頭,一邊連連回答著:“是!是我!好兄弟!我們又見面了!”話說出來的時候,淚水也在不知不覺間,掛了一臉。
邊上所有的人都默默地站立著,為面前這對久別重逢的老朋友的真情所打動著,熊三娃的臉上也落滿了淚,他能夠體會到張賢和高偉這兩個同時也是他的同袍戰友的喜悅和激動,他也在為他們的重逢而感動著;便是袁少華這個帶著十足目的前來的人,也不由得眼睛濕潤起來,同是天涯淪落人,對于這些經過了無數苦楚的前輩,他除了敬佩之外,還有就是為他們因戰斗而結的生死之交感動不已。而那個帶著他們過來的向導,也怔怔地看著這兩個人相擁一處,除了一份詫異之外,也許更多的卻是迷惑,不明白這個和袁少華從臺灣一起過來的人跟高偉又是什么關系。
良久之后,高偉與張賢才從相遇的激情中緩過神來,兩個人一邊擦去眼角的淚水,一邊相互凝視著,只剩下了“呵呵”的傻笑。
從高偉的身后,越眾而出走過來一個與高偉一般高大雄偉的年青人,對著高偉道:“爸爸,你和張伯伯一直在這里站著要站到什么時候呀?我們還是快點兒回營寨吧!”
高偉這才如夢方醒,連忙拉著張賢的手,笑道:“是呀!是呀!賢哥,快跟我們上山吧!”
張賢這才看清這個年青人的臉,分明就是與年青時的高偉一模一樣,甚至比那時的高偉更加英俊清秀,他馬上明白過來,還是明知故問著:“阿偉,這就是你的兒子高小寶嗎?”
高偉連忙點著頭,同時對著兒子道:“小寶,快來見過你的張伯伯,呵呵,當年要不是他用自己的兒子把你換回來,還不知道你會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