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鳳凰古城中的建筑終于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
這是兩根足足有水桶粗細一丈多高的圖騰柱,通體黃色的石頭雕刻而成,整體的構造極其的簡單,既不是雕龍畫鳳也沒有特別的造型,就是一根圓柱的柱子。
經過歲月的侵蝕,這根柱子已經出現了嚴重的風化和腐蝕,可是在桌子中間的位置,我還是隱隱約約的可以分辨出來那里有一個圖案,一個類似于火焰形狀的圖。
這圖案,我見過。
在陳老太太給我的卷軸中,第一副就是,所以我的印象非常的深。
直到見到圖騰這一刻,我心中才確定一件事情,看到老太太給我的卷軸中記載的事情,多半都是真的。
因為圖騰本身就是最早的人類歷史和文化特性的一種載體和象征。
有圖騰就說明有真相,這一點毋容置疑。
而對于圖騰這種東西,我在大學的時候,還真的特別研究過。
所謂圖騰,就是原始時代的人們把某種動物、植物或非生物等當作自己的親屬、祖先或保護神,或者用與體現種族的血緣關系的一種表現形式。
圖騰存在于世界各地,至于最早起源與哪里,學術界頗有爭議。
而在華國,根據上古文化的區域分布,圖騰歷史可大致分為三大集團。
分別東夷族,華夏族,苗蠻族。
其中東夷族又包含太昊系統——以龍蛇為圖騰,最早存在于五千年甚至更往前的七八千年。
隨后,是少昊系統——以鳥(鳳)為圖騰。
我腦海中不由的想起這么一句話,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莫非,這里是商朝時代的部落?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