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酒樓后,徐婉寧徑直去了成衣店。
她趕到成衣店的時候,就聽到了屋內(nèi)爭執(zhí)的聲音,隱約還能聽到林母底氣不足的解釋。
“媽,我來了
徐婉寧直接沖進屋里,站在了林母身邊,看著對面滿臉怒容的女同志,輕聲詢問道:“您好,請問您遇到了什么事情嗎?”
徐婉寧的態(tài)度太好,以至于對方有怒火也發(fā)泄不出來,只是將手里的衣服扔在桌上,對著徐婉寧說道:“你們成衣店開門也這么久了,我一直以為你們主打的是質(zhì)量和口碑,所以在明知道一件衣服這么貴的情況下,還是斥巨資買了
“結(jié)果可倒好,你看看你們衣服的質(zhì)量,怎么差成這個樣子了?我才穿了一次,就起球了不說,甚至還脫線了!”
“起球?這不可能!做毛呢大衣的布料都是我從紡織廠進來的,紡織廠的人一再地跟我保證,只要不是故意摩擦,根本不可能起球!這衣服……”
徐婉寧將衣服拿了起來。
款式確實是她設(shè)計得沒錯,但是衣服拿在手上的質(zhì)感,卻有些不大對勁。
她雖然不是專業(yè)做衣服的,但是布料的好壞,她拿在手上摸一下也能摸得出來。
就這件衣服用到的面料,紡織廠也有生產(chǎn),但因為質(zhì)量比較差,所以價格相對也便宜一些,比她進貨的那些布料,差了足足一倍!
“媽,能證明這件衣服是咱們成衣店的嗎?”
“你這話是什么意思?覺得我拿了一件衣服故意來找你們麻煩?”女人生意倏地拔高,十分不友善。
徐婉寧急忙解釋:“同志您誤會了,我不是這個意思。因為咱們成衣店用到的布料全部都是我在紡織廠進貨的,紡織廠那邊還有記錄信息。如果證明這件衣服是我們成衣店制作的,那就是布料出了問題,我好溯源,看看布料究竟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
聞,顧客的情緒這才平復(fù)了一些。
“這衣服就是在你們這兒做的,不只是我這一件,還有我愛人的衣服,也有同樣的問題!反倒是我給我倆孩子做的衣服,質(zhì)量都很過關(guān)
說著,女同志又拿出來了兩個包裹,將里面的衣服拿了出來。
一件男款的毛呢外套,版型看著倒是蠻硬挺的,但是用手觸摸一下布料,就知道布料是很一般的那種,根本值不到這個價格。
而兩件童裝,不論是男童還是女童的,布料質(zhì)量都很過關(guān),沒有一點問題。
幾乎只是轉(zhuǎn)瞬之間,徐婉寧就明白了問題所在。
童裝布料之所以過關(guān),是因為童裝一直以來都是由林母負責(zé)的。
這家成衣店之于林母的意義,不單單是為了賺錢,最重要的是他能有點事情做,在京市能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再加上人品,所以她不會做出偷換布料這樣的事兒。
而女裝和男裝,分別由陳家父子負責(zé),他們對成衣店沒有歸屬感,甚至還眼紅成衣店的生意,想要另起門戶。
聽林母的意思,那父子倆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開始找門面了,估摸著是知道自己在成衣店做不久了,所以想著在離開前,能多撈一筆是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