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祿都的路上還有一個小插曲。
陳凡他們的馬車,已經離開祿都有五十多里地了。
原本已經回魯國的歐陽納蘭,突然騎馬追上來,追上來之后,她什么話也不說,從馬背跳下來,就一頭扎進陳凡的懷里。
抱了足足有十多分鐘,才肯放開。
放開之后,并沒有說任何語,跳上馬,又走了。
只是經過秦月眉的馬車時,停留了一下下。
從祿都回京都的路上,原本對陳凡清清冷冷的秦月眉,突然對他客氣了很多。
秦月眉的這一轉變,讓陳凡很不習慣。
作為一個大男人,陳凡怎么也沒辦法理解女人之間的這種小競爭。
降服了歐陽納蘭,陳凡回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水渠,把魯國的水引到大慶。
這也是陳凡為什么逼歐陽納蘭出兵的終極原因。
只有走投無路了,歐陽納蘭才會徹底妥協。
至力改善男女比例的那段時間,陳凡就多方研究勘察,大慶男少女多,很大原因,應該就是水質問題。
大慶土地本來就偏堿性,這些年大慶又連年遭受干旱,土地堿性化更嚴重,堿性的土地流出來的水,堿性比較重的。
再加上近些年來戰爭不斷,才造就了如今大慶男少女多的局面。
魯國相反,近些年來雨水增多,加上魯國大多數人以做鐵匠為生,土地得到充分休息,所以水質正常。
古代人雖然不知道水質酸堿的問題,但是他們崇尚風水。
非江河自流,人為地讓魯國的水流到別國,那是極其破壞風水的行為,俗話說叫做破龍/根。
如果不讓魯國百姓餓肚子,不把歐陽納蘭逼到絕境,魯國是不可能讓大慶國引水的。
這也是陳凡愿意娶歐陽納蘭,愿意做魯國丞相的原因。
現在慶魯兩國,形同一家,這水,就沒有外流的說法。
風水沒壞,龍/根沒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