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城天啟大學第一附小
明亮的教室,嶄新的桌椅板凳,和四周同學們的嬉鬧聲,讓小比拉覺得這一切都不是真的。他傻呵呵的看著黑板前那擁有一頭飄逸黑色長發的笑容甜美女老師,笑的有些合不攏嘴。
“千萬不要是夢,如果是夢的話,就不要讓我醒來了。”這是小比拉和與他一起來到第一附小的每一個孩子的心聲。
小比拉還記得自己以前的村子,那個被帝國軍摧毀的村子還存在的時候,每一天,每個人都一成不變的穿著破衣爛衫的在地里干活。雖然一家人在一起有些歡樂,但是卻是終日勞累,而且吃不飽,也穿不暖,尤其是冬天的時候,山里的寒風從那到處都是縫隙的破爛大門那里吹進屋里,全家人只能靠在一起取暖。
山里的糧食作物比較單調,而且沒有獵人,想吃到肉的話只能借著每年一次的全村趕集,到卡洛城去交換,他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吃到換回臘肉的時候的那種欣慰和歡喜,當時他就許了個愿,希望自己能天天有肉吃。
雖然對國家沒有什么概念,但是小比拉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帝國人,甚至當萊因哈特的大軍路過村子時,還一度想跟著他們去征戰四方,直到村子被那些執行堅壁清野的帝國軍摧毀。他才真的第一次體會到什么叫萬念俱灰的感覺,同時對帝國充滿了仇恨。
直到趙毅率領的搜救小隊猶如神降般的救下了他和他母親以及其他幾個幸存者。
從這一刻起,大悲過后的就是夢幻般的生活。
當從炊事班戰士的手里接過那份由土豆牛肉,西紅柿炒雞蛋,豬肉燉粉條和青菜豆腐以及黃瓜蛋花湯和足量的米飯的時候,比拉驚呆在原地足足2分鐘。看著那漂亮閃亮的金屬餐盤(不銹鋼)里那些花花綠綠的,散發著誘人香味的東西,比拉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即端著這些東西,向自己的弟弟妹妹那邊跑去,希望讓他們也吃飽。
然后他才發現——自己的弟弟妹妹,這里每一個人手上都抱上了一個這樣盛滿食物的金屬盤子,正在直愣愣的向他跑過來……
一家人坐在一起,喜極而泣的大口吃著這些精美的食物。在這些美食面前,讓人有種以前吃的東西都是屎一樣的感覺。
那輛做飯的大車旁邊,身穿那種仿佛是染色失敗導致的花花綠綠的軍裝的士兵拿著大喇叭用帝國語說道:“沒有吃飽的,可以到這里再那一份,吃飽為止,注意要慢慢進食,小心噎著了。”
吃飽為止?這對于長期只能吃六成到八成飽的比拉來說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奢侈啊!從那一刻起,比拉就開始祈禱,希望這些人不要離開了,好天天吃到飽。
所有的成年人幾乎都毫不猶豫的上去拿了第二份,然后繼續大吃起來,所有人都是這種狀態,直到再也吃不下了,才不甘心的摸著圓滾的肚皮,躺在地上打著飽嗝。
難民營很快就建立了起來,那是一個由鐵絲網圍成的正方形的范圍,門口都有那些奇怪的士兵站崗。而內部,一排排規整,漂亮的藍色屋頂,白色墻壁的房屋,僅僅一天時間就被搭建好了,讓這些幸存者嘆為觀止。房間里設備比較簡陋,家具只有那些行軍床和簡單的座椅板凳,但是對于這些家園被毀死里逃生的人來說,有房子住已經是天堂一樣的享受了。
難民們被集合起來,編上號,每人都領到了搪瓷水杯,毛毯和一些御寒的衣物鞋子。然后開始分配房間,由于他的母親還在醫院接受治療,所以他和自己擔當弟弟妹妹和其他失去父母的孩子一起住在一間大屋子里,由幾名戰士負責照顧他們(避免遭受不**的暴行)。
在這里,比拉見到了其他村子幸存的孩子,有他認識的,大部分是他不認識的人。所有人在經歷過一頓飽飯后,臉上都浮現出了一絲悲傷,第一天晚上,這些孩子們幾乎都是在哭聲中度過的。
比拉比較走運,他的母親就在難民營里的醫院內接受治療,于是他每天都會帶著弟弟妹妹去和母親待在一起,隨著母親一天天的好轉,他們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難民營的一切都十分新鮮,每一棟房屋里的電燈,公共場合公用的自來水,每天往來輸送物資的軍用卡車等等,都讓每個人感覺到新鮮和新奇,尤其是這些孩子們,他們會追著卡車跑,直到卡車消失在營區外。
但是難民營的生活也是枯燥的無趣的,盡管**人為他們提供了住宿,衛生和良好的飲食,但是缺乏娛樂,也缺乏生活目標。當然,外出是絕對禁止的。于是沒過幾天,當對這些“異界來人”的新鮮感和生活的舒適感消失,這里所有的人逐漸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機械性的吃喝,睡覺,玩一些簡單的游戲。而不安再也人群中開始蔓延——沒有人知道這些**人會怎么處置他們,畢竟在遭遇了帝國軍的背叛和殺戮后,他們不相信有這么慷慨大方的人。
不過對拉比這些孩子來說是無所謂的,隨著母親的康復,他們臉上也逐漸恢復了笑容。
直到有一天,一名**軍隊的軍官聚集了所有的人,向他們宣布了“新村”計劃——由**政府負責選址和設計的現代化新村,這里剩下的人都會被遷移過去,當然,在遷移過去并可以開始自給自足的生活后,**政府提供的住宿和糧食也會終止,村民們將依靠自己自食其力的開始新生活,只有一個條件,村里的歸屬將歸并**政府治下,并且每一個村民都將成為**公民。
這一點并沒有什么阻礙,畢竟對于這個大陸的人來說,換個國家,換個國籍只是三天兩頭的事情,尤其是這些身在大山之中的人,距離戰火最遠,經常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算是那國的公民,很多人是直到萊因哈特的大軍經過,才知道自己還算是帝國人。
不過身為**公民,手續還是要走的,難民營總共614人每人都得到一張精美的印著自己照片的身份證,上面寫的住址都是“**桃源星天啟城新村”,當然,他們并不認識這些漢字。拿到這張身份證的時候,每個人都異常興奮的仔細欣賞著那不知道什么材質做成的身份證,然后當做寶貝一樣收藏起來。
村子的管理結構也選定了,除了原來比安卡村的村長擔任這個“新村”的村長外,一名來自國內的大學生村官,也被派過來擔任“村支書”一職,當然村民都理所當然的把他認為是“總督”一樣的角色,只是不太理解為什么這么一個偏僻的村子需要總督?
當軍用卡車把他們送到新選址好的村子里的時候,每個人都驚呆了——那些規劃的如同精確計算過的建筑區,農業區,林區都在地上標明了分界線,整個村子都圍繞著山中一片平靜的猶如鏡面的湖泊搭建而成,這里不是他們想象中那種貧瘠,荒涼的村子,而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有著人文氣息和富有活力的村子。
很多建筑的地基已經搭建好了,建筑材料還放在四周。還有幾名身穿藍色工作服,頭戴黃色頭盔的工人,正站在幾臺巨大的機器旁邊。
“我們**人是一個勤勞的民族,我們用自己的手建造自己的家園,我們會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同胞,幫助他們站起來,但不是給他們喂飯。”那個官銜叫“村支書”的年輕人用帝國語說道:“‘新村’是我們的新家,也要用我們自己的手來建造!這就是每一個村民的‘職責’。”
雖然他的帝國語發音很不標準,以至于大部分人都沒弄清他在說什么,不過看著他那表情和動作,村民們還是報以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村里的每一個青壯年都加入到了建造的工作中,雖然這種建造模式他們之前從來沒有見過,也不知道那些管線是做什么的?不過經過一個多月的飲食結構變更,讓這里的人營養均衡了起來,平均每個人體重都增加了近20斤,男人們從搬磚干起,一點一點勞動和向那些藍色工作服的人學習建筑技能,婦女則負責洗衣服做飯提供后勤。
而比拉這些孩子一共71人則被帶到了村子里的一頂巨大的帳篷內。按照“村支書”的說法,孩子們只有一個職責,那就是學習,當然,他們的家長也同意的主要原因是學校提供一日三餐。這里有專門來自國內的老師,從語開始教這些孩子們學習漢語。孩子們每人都領到了一套文具,鉛筆橡皮,潔白的書本,這讓第一次看到這些東西的孩子們都新鮮不已。
當然,第一天上課,面對這種即使在地球上也是公認難學的語就讓這些沒讀過書的孩子們陷入了大腦抽筋的狀態。拉比甚至覺得自己知道了為什么這些異界來的人這么聰明,這么強大——連這樣復雜的語都能掌握的人還有什么是做不成的?
比拉當時就想立即離開這個說天書的地方,哪怕是去工地和那些青年一起搬磚也好。當然,他更喜歡那些挖掘機,覺得開著那些威武雄壯的東西才是男孩子該干的事情。
不過,上課也并非都沒意思,比如,每天到了下午,吃完午飯后,會有一個身穿軍裝的戰士來到這里,教導大家一種叫做“武術”的搏擊術,這些開始像做操,不過都是以各種出拳,出腳的格斗技術為動作的體育鍛煉,還是很受歡迎的……
到了晚上開始大腦抽筋的就是其他人了——為了確保漢語學習的普及,這里開辦了夜校,給這些工作了一天的人們開始補習漢語,只是果然課堂一片鼾聲……
于是第二天,當太陽落山的時候,在工地上不知道什么時候豎起了一面投影用的帆布,“新村”的居民們都被叫過來,坐在板凳上等待著。
大型宣傳紀錄片《**》,這是**政府制作的專門用帝國語字幕和解說配合的介紹**的紀錄片,最早播放的時候就徹底唬住了蕾拉。當畫面里那高聳入云的建筑,寬廣無邊的城市,強大的軍隊一個個出現的時候,整個村子的村民都被嚇呆了,看著屏幕上一幕幕壯麗精美的畫面,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震撼。
“這就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國家。”村支書操著不太流利的帝國語說道,“她歷史悠久,壯麗,強大,不可戰勝,同時又富饒,有創造力。她可以在荒山中建立城鎮,在沙漠中建立綠洲。當我們來到這里的時候,就注定要把這片大陸改造成和我們一樣的地方,我們會有繁華的城市,會有豐富的商品,會有富足的生活,我向你們保證,這一切都是你們可以享受到的,作為我們的一員,作為一個**人,這都是你們應得的,但是,你們必須學好中文,學好你們自己的語,這樣才是一個合格的**人。”
這一天晚上,幾乎無人入眠,每個人都在懷著一種興奮的心情討論著自己看到的內容,光是顯示出那種影像和聲音,就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認知范圍,更別提那震撼的內容了。
一個人是渺小的,比拉不禁想到當初他拼死保護著母親和弟弟妹妹在那個廢墟的家里,如果不是被趙毅的小隊拯救,只能等著被餓死或者被狼群吃掉。人群聚集在一起相互幫助才是巨大的力量,而自己那張身份證后面,據說有著13億人的巨大支持,這是一股什么樣的力量啊。如果有這樣的力量,那些如喪家之犬的帝國軍們哪里還敢來他們的村子里殺人放火?
這天晚上,比拉做了一個夢,自己開著那巨大的挖掘機,追著那些毀滅了他們村莊的帝國軍們窮追猛打,而自己的背后,站滿了歡呼的人群。
“老師,我們能不能去大門之后看看**是什么樣子?”第二天上課,這些孩子們集體提出。
“當然可以,只是你們必須好好學習漢語。”授課的老師和藹的說道:“如果你們連自己國家的語都說不好,回國怎么證明你們是**人呢?”
“是不是我們學好漢語,就可以回**了?”比拉追問道。
老師微笑著點了點頭,然后繼續在黑板上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