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星天啟城
整個桃源星的風起云涌對于天啟城正在交戰的雙方來說,仿佛是另一個世界發生的事情一樣。在這座戰火不停息的城市中,雙方無心他顧,你死我活的戰斗就成了唯一正在發生的事情。一方依仗城市中心的要塞和手里的高科技武器,另一方則利用地道和源源不斷投入的兵力,在這里進行了一場至死方休的血戰。
隨著廢土軍隊空中戰艦的離開,司令員蔣華曾經計劃立即發動一輪強大的攻勢,在敵人的戰艦回來前,徹底摧毀敵人的地面力量。只是,以市中心散開,形成中間開花狀態的廢土軍隊早有準備,他們故意放**軍隊進來,然后憑借僅有的幾輛懸浮坦克和對地攻擊機,以及后方的要塞火力援助發動反擊,將整個戰場打成了一片焦灼狀態,給**軍隊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然而**軍隊并未退縮,在戰況不利的情況下,反而利用這種雙方混站在一起的態勢不斷給敵人制造傷亡,消耗著他們的兵力(由于嚴重缺乏重武器和相關的空中偵察,無法提供有效的支援力量)
每一棟建筑,都可能是陷阱,每一片廢墟后面都可能突然扔出手榴彈,而不知道從哪里就會突然出現狙擊手。不少剛投入戰斗的士兵由于未能立即進入這種節奏,很快就再也沒有后悔的機會了。
天啟市鄭和大廈
這座造型獨特的船形大廈已經變成了一條“破船”,船身上到處都是被打出來的窟窿,下面的湖水中也漂浮著雙方來不及收拾走的尸體和建筑殘骸。
雖然從外表看起來早已經因為戰火而被廢棄,但是這座**建筑實際卻是157師的前敵觀察站,正在利用這里的**優勢,居高臨下的觀察著城里敵人的動向。
師長鄧秋林大校也在這里的一間屋子內指揮,他從這個房間的桌子上拿起一張照片,看了看——那正是吳此仁的女兒吳華夢的照片,英姿颯爽的軍裝照,和這原本整潔的室內,舒適的裝潢投影,都和外面那戰火連天,瘡痍遍地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真是巧了,指導員的女兒連東西都來不及收拾!”
鄧秋林看了看周圍笑了笑,然后透過墻上安裝的監視系統,盯著窗外,心里卻想起了自己的女兒——他的妻子女兒現在在江南港,作為父親,他希望她們能遠離戰火。而指導員的女兒明顯已經是一名現役部隊的軍官,那么現在不知道是不是也加入了這場戰斗之中?希望她能夠活下來吧。
鄧秋林又有些惋惜的看了一眼手上的傷亡名單——天啟城這場殘酷的拉鋸戰讓他的部下不斷犧牲,無數優秀的年輕軍人血灑疆場,然而戰斗還沒有結束,也不知道還要進行多久。然而對于他們這些現役軍人來說,沒有其他的選擇,只能戰斗到底。
敵人顯然非常適應這種“廢墟戰爭”,雖然缺乏整體協同,但是單兵能力和小組作戰能力都強悍的嚇人,再加上各種先進武器。將那些原本擅長各兵種協同作戰的重裝部隊官兵,死死的壓制住,給他們造成了很大的殺傷。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城內的部隊又成功的撤走了城里滯留的三萬多普通群眾,并且獲得了來自87旅和特混旅的增援后,在城內又消滅了數百名敵人,擊毀了敵人的兩輛懸浮車和兩架對地攻擊機——司令官蔣華明白,面對源源不斷的增援,沒有任何增援的敵人部隊遲早被消耗殆盡。
“師長!”
一個通訊員滿頭大汗的跑了進來,身后還帶著一個身穿迷彩服,帶著相機的記者。
“記者同志來了!”
鄧秋林立即整了整自己的軍裝,擺出一副嚴肅的樣子——關于這次的宣傳,蔣華特地囑咐他一定要做好,表現出我軍戰士英勇頑強的一幕。
畢竟外行談戰略,內行看后勤。而現在的動員令也是后勤的重要一環,他決定了后勤能夠提供的資源總量,也關乎著這場戰爭的成敗。
不過,這是個已經形成慣例的政治任務,記者的問題早就已經由軍方的宣傳部門敲定,而鄧秋林的回答也是已經寫好的稿子,提前交給他了,他只要將其背下來復述一遍,然后在攝像機面前表演一番就行。哪怕表演失敗也不怕,還有后期制作和剪輯。另外就是拍幾張靜態的照片,展現一下戰場上的人物,然后照片經過篩選和ps修整后,拿出去宣傳——一切都是套路。
所以,實際上鄧秋林并沒有什么太大壓力,只是匆匆完成了自己的表演,然后吩咐通訊員將記者帶離,好繼續指揮城內的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