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4號斯圖亞特共和國首府安達爾特
正當數千公里外的特蘭城遺址即將上演一場激烈的對抗之時,在這座同時也是工業城市的首都也開始了最令斯圖亞特共和國政府心動的“軍工合作”。
曾經作為“地球帝國”的特蘭帝國擁有一整套壟斷性質的完整工業體系,其工廠和研發機構遍布全球,同時支撐著龐大的軍工系統。隨著帝國的解體和各國的獨立,這套工業體系內的各種工廠,研究機構以及相關人員也被各國瓜分。于是一整套的完整工業體系就被拆的四分五裂,而且面臨著人才流失帶來的巨大缺口。
正如蘇聯解體后,那些本該在同一流程的工業項目一下子成了復雜的跨國項目,受到各種牽制。尤其是由于安東諾夫設計局(安系列飛機)和黑海造船廠(建造航母)都在烏克蘭,而塔什干飛機制造廠(生產伊爾76)在烏茲別克斯坦,給俄羅斯的造船和大型飛機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甚至直接導致繼承了蘇聯主體部分的俄羅斯這個曾經擁有世界第二強海軍的國家很長一段時間內喪失了自己建造和維護航母的能力,不止蘇聯時期計劃的核動力航母造不出來,手頭的常規動力航母維護也成了問題,最后鬧出海上煙囪的笑話。不得不將自己的舊航母“賣給印度改裝”來重新積攢建造航母的經驗。
受到政治和經濟影響,除俄羅斯外,其他國家則難以重新統籌這些工業項目,重新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而那些繼承下來的工業集團,卻因為規格僅限于蘇系體系,而無法發展壯大。遇上比如烏克蘭抽風之類的問題后,受到政治影響等等,讓其工業更加無法復蘇。
現在地球4號的各國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工業體系拆分后,制造能力大幅度下降,工藝技術更是一落千丈。昔日特蘭帝國生產的工業制品,已經再也無法生產出來。各國軍隊使用的武器主要還是昔日特蘭帝國軍的“遺物”,由于專業人員的大量流失,設計圖紙和資料的丟失,本國兵工廠也就能生產點簡單的槍械彈藥或者武器維護,工藝還差了不少。坦克大炮,飛機軍艦的零件供應和維護都成了問題,更別說是獨立設計和制造了。
因此內戰所謂的停戰,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各國手頭那點“遺物”都已經快支撐不下去了。一線作戰戰術恨不得回到了那種一戰時期壕塹戰的水平,最后連自己國家都看不下去了,才決定停戰。
不過各國也都在想辦法,試圖在現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進而恢復軍工體系的生產,以重新恢復國力,軍力。只是這幾乎相當于一切重頭開始,顯然難度很大,而且耗時很長,也受到資源的限制。其中,以漢森共和國最為熱心,甚至不惜在工業尚未完善的情況下,利用一些資料,和存放在那里的99式坦克殘骸,超前摘抄了**99式坦克的外形準備制造一款新型坦克來提升本國工業力,只可惜由于能力不足,制造出了一個有著99外形的“阿瓊”式坦克,開動都成了問題。
斯圖亞特工業集團武器研發中心
席勒少將走進了集團的研究室。此時,這里已經是人頭攢動,墻上掛滿了那些設計圖,而本國那些軍工的頂尖人才(遠達不到當年帝國的頂尖級別)正在如癡如醉的看著那些設計圖討論著,時不時像欣賞藝術品一樣紛紛發出贊嘆聲。
“原來如此,還能這樣呢!”
“這是怎么想出來的啊!”
“太神奇了!”
“簡直是天才的想法。”
“這個零件是做什么用的?”
……
而在一旁的桌子上,一輛坦克模型已經擺放在那里,半圓形的炮塔和五對負重輪明顯有別于特蘭帝國的武器制造風格。
席勒不是專家,目前也只好相信這些專家的能力。看到他們如此滿意,心里懸著的石頭也就放下來了——畢竟比起鄰國漢森共和國那種外形模仿99式,內部就是一坨屎的垃圾坦克,擁有全套新式設計圖的他們顯然更有優勢。
他們現在看的是**方面提供的坦克設計圖,一種被中方稱為“59式”的中型坦克設計(最早型號的設計,沒有安裝現代化電子設備)。
雖然席勒也想要**現役的那種99a3,但是中方只給他看了幾張99式坦克的駕駛室照片,他就放棄了——那堆屏幕和各種先進設備,看都看不懂,以現在還在用顯像管技術電視的共和國來說,提升過高。即使造出來,制造和維護成本也會高的離譜,更別說訓練專業人員的難度和成本了。而且面對目前現有的對手來說,沒有相應的數據體系,坦克的性能是非常浪費的。
不過還好中方表示會提供一款最合適的坦克設計方案,以示誠意。所以很快,第一代59式中型坦克的全套設計圖和相關資料就被提供給了斯圖亞特工業集團。
59式坦克是**坦克界的一個傳奇神話,5對負重輪歷時半個多世紀,直到今天其改進型依然在非洲中東各地戰場發揮著其作用。這款中型坦克具有廉價,操縱簡單,堅固耐用,對地形和環境適應力較高等特點。為了配合其貯備技術,中方特地選用105mm線膛炮(舊特蘭帝國重型坦克的火炮)為坦克主炮,其綜合性能更是全面碾壓昔日特蘭帝國的陸地鯊魚主戰坦克。
不僅僅是59式坦克,**還提供了另外一種62式輕型坦克,以及一種性能出眾的螺旋槳式戰斗機(初教7)的設計圖。再加上威風凜凜的各種二戰時期的軍艦設計圖,甚至包括密蘇里級戰列艦(由于沒有內戰需求,特蘭帝國的主要軍艦只剩下一些驅逐艦和運輸船,現在也大部分被瓜分)。
現在當這些武器的設計圖和相關的性能被通報到共和國國防部的時候,整個國防部都欣喜若狂,覺得期盼已久的能夠樅橫全球的空地一體化裝甲突擊集團和縱橫大洋的無敵艦隊就要形成了。憑借著女伯爵帶來的財富為基礎,斯圖亞特共和國將成為軍力最強大的國家,周邊的軍事壓力將不復存在。
奉命前來考察的席勒迫不及待的找到研究所負責人,詢問設計圖的相關研究情況,最重要的是,什么時候可以開始生產。然而研究負責人則給他潑了一盆涼水,直截了當的回答道:
“生產不了,這些武器起碼在20-30年內想都不要想。除非那些**人肯全力幫忙。”
看到失望的恨不得直接斃了他的席勒少將,這位負責人急忙開始解釋原因。
現代軍工的生產,是一個體系。設計只是一個環節,僅僅有一個完美設計圖是沒有多大卵用的,最多可以給設計師帶來各種參考和新思路——畢竟這個設計圖并非是以斯圖亞特工業集團現有的技術儲備為前提的。
至于很多拿著設計圖返回抗戰前的**然后隨便建幾個工廠就在幾年內制造出59或者虎式p51加上航母去虐日本人的內容,只存在于某些穿越小說中。
武器從設計到建造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首先一點,一輛坦克或者一架飛機,零部件成百上千,工藝需求,制造精度各有不同。制造的一方首先要能夠完美的制造出所有符合要求的零配件,并且完成量產化,這對于目前的斯圖亞特工業集團來說就是一個不小的難度了。其次還要有大量訓練有素的工人和專用的組裝工廠,還得知道該怎么組裝,畢竟這和你花錢買來的小號手模型組裝不是一個級別的,能夠拆解后重新裝回去而不多出來一些零件的,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組裝完成之后還要經過長時間的性能測試,檢測,才能確保生產出這件武器達到設計要求。否則光有設計圖,而各種零件制造工藝不達標,那么這種武器根本無法使用。
而59式雖然是**在1959年仿造t54生產的產品,但是制造工藝需求已經超過了二戰時期,算是進入冷戰時期了。但是現在斯圖亞特的工業水平,已經比僅有二戰級別的特蘭帝國倒退了很多,很多工藝無法達到要求。即使知道需要什么,知道怎么制造,到實際制造出來和工藝達標也是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當然,除非有**幫助他們建造工廠,提供專業設備,訓練人員和派出大量專家,實際手把手的指導他們生產建造,才能在比較短時間讓他們快速完成這些步驟,形成比較完善的體系。就像當年蘇聯對**的援助中,那些蘇聯專家和工程師起到的作用遠遠大于那些圖紙,沒有他們手把手的教導,**的工業化就還需要更長時間。
席勒現在算是明白為什么**人如此的“大方”了——沒有他們的具體幫助,這些看似珍貴的設計圖到頭來對他們只有“參考價值”。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畫餅充饑啊。只是這個“畫餅”已經把整個國防部都勾起來了。
果然,在他和中方談到具體的合作時,**方面卻開始了敷衍了事,表示“諸神的遺物”到手之后再說,現階段合作只停留在民用商品的供應領域。
不僅如此,席勒少將很快就通過自己的情報網得知包括漢森共和國等幾國近日都得到了“來路不明”的武器設計圖,都在瘋狂的研究中。看來關鍵問題還是誰能夠先找到“諸神的遺物”,誰就能和**人合作建立自己完整的工業體系,并且成為整個星球的霸主。
一想到這里,席勒就再次向特蘭城舊址的洛克中校發密電——表示要加派人手,要求其不惜一切代價,用最短的時間找到諸神的遺物,并且特別寫明,這是為了斯圖亞特共和國的未來,和整個星球的未來。
與此同時提米特鎮酒店
盡管這座小鎮是常年依靠淘金者來賺錢的,但是他畢竟還是特蘭聯邦的一部分,因此比恩上校毫不費力的征用了酒店最好的房間并開始了自己的任務。
“上校,監聽信息破譯完畢!”一名特蘭聯邦的士兵將記錄本交給比恩上校。
上校接過記錄本,看了看,然后一臉輕蔑的將目光轉向被綁在椅子上,被他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某國特工人員,冷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