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星海藍港自治區臨時政府所在地
盡管時代變遷,新式武器層出不窮,然而誕生僅有一百多年的核武器依然是威力最大也是最讓人恐懼的武器,被普遍認為是炸地球的專用工具,令人談虎色變。因此所有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都將核武器嚴密保護,核武器的控制權牢牢掌握在**政權最高決策人的手里,地方政權和任何機構都絕對無權觸碰。
然而桃源星是個例外,尤其是在考慮其一旦和國內失聯的情況下,有可能遇到各種不可預測的情況,所以上級特別允許其保有一枚核彈,以防萬一。當然,為了確保安全和不被濫用,其管理并非由自治區政府負責,在大門開啟的情況下依然由**負責。而關閉后,則由專人負責,自治區政府想要使用也是非常麻煩的,專門為之準備的0號方案就是一份復雜的啟動說明書,只有當黨委**會議全票通過后才能開啟這份“說明書”。
當然,0號方案的說明書,光是黨委**全票通過還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需要起碼3位上一代領導人的許可和3名隨機選出的了解情況的后補**通過。
于是丁烈成等人急忙找到華平,鐘新武,徐浩同,經過情況介紹,終于得到此三人的個人認證后,又用電腦程序隨機找來3個候補委員簽字通過,總算從檔案中找出了下一個“目標”——保密部隊2028部隊的政委認證(由于蔡智俊未能離開天啟城,此任務轉交給孫鵬義)
……
在經過了一陣類似rpg游戲任務的過關斬將后,丁烈成和孟學功終于從自己的機密文件里找出了核武器最終的啟動密碼和相關部署情況以及保管負責人。
正當眾人還在為終于找到了最終的核武器高興的時候,卻發現這個秘密頻道無法獲得和核彈保護部隊的聯系。這讓眾人十分詫異,直到看著文件說明的丁烈成在文件中找到了該部隊的所在位置,于是心里涼了半截——核彈的存放地點和安全部隊的位置,在龍山基地以北的一處軍營,現在已經在那個覆蓋龍山基地的結界中待了20多年了……
失望的同時,他們再次查看龍山基地的結界,發現實際上這個半圓形的結界雖然入口在天啟城,但是從其他角度也可以直達結界邊緣,尤其是從北邊,可以現抵達核彈部隊的位置——雖然現在打開結界就意味著將目前這種糟糕的狀態擺在上級面前,承認自治區被兩個中二**弄得狼狽不堪,損兵折將,甚至連首府都丟了。相關負責人可能還要擔負起這個責任。但是一旦重新開了門,同時等于就連接了另一邊幾乎無盡的軍事力量和資源,就算那個“浮空要塞”再怎么逆天,也抵擋不住大門另一邊更加逆天的**軍隊。
雖然這個意見在黨委會討論中并不統一,但是在得到了主要人員的支持后,還是決定和重啟電磁炮生產的計劃同時進行。
尖端科技研究所
“有沒有辦法先打開龍門結界?”
丁烈成等人此刻已經急得像審訊犯人一樣詢問沙迪娜教授。
“原先我們有十幾種方法,而且都做了相關的準備,在你們調走時間武器后,證實了兩種失敗的手段,但是……”沙迪娜那張數十年未變的臉上再次出現了怒容:
“所有相關的設備,我們花了20年的時間準備,計劃,制造的各種設備,現在全部陷在天啟城里了,你讓我拿什么破解結界?”
“一樣都沒拿出來?”
“撤離的時候我明明要求了把設備都帶走,但是你們負責撤離的人沒一個聽我的,說什么優先撤離人員,物資不重要,最后把我們所有的設備都扔在那里了。”
沙迪娜一臉不滿,旁敲側擊的反應著自己地位的“下降”,畢竟自從和國內的聯系中斷后,幾屆領導人的精力都放在民生工程和反分裂教育上,對于她這個科技大拿自然沒有之前那么上心。實際上天啟城撤離的時候因為過于倉促,運量有限,所以只能考慮優先送人。
“那么那些設備重新制造需要多久?”孟學功急忙問道。
“那些都不是什么量產設備,而且相當一部分配件,需要天啟城的工業區生產支持。完成最短的一件設備從生產到調試需要……1年左右吧,當然,并不是累加年限,而是同時生產,全部設備完工完成調試大約3-5年左右。”
沙迪娜給了個明確的年限,只是顯然這個數字不是這些**們可以接受的。
“那還有一個簡單的辦法,把時間武器重組。”沙迪娜提出了一個比較可行的方法:“時間武器由于應用比較多,所以每一個配件在尖端科技研究所都有備用的,只要把最關鍵的‘諸神遺物’拿回來,我們就可以在一天時間完成組裝,然后投入使用。而且相比其他理論上的方法,這個方案的可行性是最高的。”
聽完她的陳述,司令員蔣華頓時一拍大腿:“這個方案可以,周重煙所部在從天啟城撤離前,找到了天風號的殘骸,并且將其完全運了出來,那些‘諸神的遺物’應該也在其中。”
眾人也異常興奮,立即開始調查。然而部隊經過全面查找后才發現,蔣華回收的“諸神遺物”只有9塊,距離時間武器的需求少了整整三塊——在特種部隊再次進入天啟城的墜機區域偵查后,依然一無所獲。刨除蔡智俊拿走的那塊后,剩下的兩塊推測最大的可能,是被葉英的人拿走了……
于是在數天的折騰后,這個計劃只能暫告擱淺,眾人的希望再次寄托到了電磁炮重啟的計劃上,不管怎么說,這個計劃是耗時最短,可行性最強的計劃。對此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信心十足。
由于工業資料齊備,那些失陷在天啟城的工廠的替代版立即開工,以海藍港為核心重新修建這些工業生產區,很多從天啟城撤離的人員紛紛加入生產之中。而在北府要塞,另外三條空中戰艦的維護和武裝工作已經開展,整個計劃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
同時,由于城市空余率很大,以及兩條空中戰艦加入了運輸的隊伍。再加上各地政府機構的有效安置,因此那些從天啟城撤離的市民很快就在其他城市開始了正常生活,沒有造成什么不好的影響。
“2個月之內,我們要讓一切都恢復正常。”
看到行動如此迅速,丁烈成充滿自信的下定了決心。
然而,無論這樣的前期籌備如何,都不能確保起到作用。就像《蔣介石日記》記載的從1931年起抗日備戰,計劃武裝幾十個德械師之類的就能打敗對手的鬼話有用一樣。你備戰,敵人不可能眼巴巴看著你備戰而無所作為。他們會干擾你,甚至也會自己加速備戰,甚至效率還遠在你之上。于是在這邊的“備戰下”,到了1937年,日軍兵力比1931年擴大了3倍,坦克和飛機分別擴大了20倍和10倍。而國軍除了3個德械師的增加,本質上沒有什么太大變化,甚至在德國切斷援助后,這些德械裝備得不到補充……
與此同時天啟城結界內浮空要塞
巨大的浮空要塞還在不斷的發生著各種變化,那些在外面71集團軍陣地上吸收的各種武器開始在要塞上均勻分布,布置出一個比較合理的火力群開始調試。要塞內部也開始了彈藥庫,疏通通道等等設施的建設,讓其逐漸變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中要塞”。
在頂端,地形也發生了變化,那些粗制濫造的“電磁炮”被拆解了,剩下的工業區和住宅區也在發生著一些變化,或者是整體移動。尤其是專門建立了一個開闊的“廣場”,而此刻廣場上站滿了人。
“站好,都給我站好,不然把你丟下去!”
幾個身穿藍色工作服的人一如既往的大呼小叫的在教訓那些年輕人,只是現在他們手上不再是什么棍棒,而是標準的軍用制式33式突擊步槍。
當這座浮空要塞升起的時候,依然還有大約300人停留在這一區域,沒來得及離開,在經歷了20多個小時和木星號的周旋,以及遭到軍方的打擊后,除了幾個沒站穩摔下去的之外,這些人已經徹底放棄了逃跑的希望。然后,他們就被僅有的兩名獲得了軍方武器的比鄰星特工一個一個拽出來,然后武裝起來,重新開始組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