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寧遲疑了下:“還是等施先生吧,曹閣老年事已高,不好讓他操勞,而且我是誠心想要延請施先生入書院,誠意自然要到位,書院山長的位置可以暫時空缺下來,先行招生。”
如同施長安那般有本事的人,骨子里都是有自己的傲氣的,她既然想請人來,就要擺出十足的誠意,否則若是讓施長安知道他不過是“備選”之一,且山長的位置誰都能替代,他又怎會答應(yīng)過來。
曹德江聞倒也沒反駁:“此事隨你,書院執(zhí)教都選定了嗎?”
棠寧點點頭:“先前曹公命人送了名單過來,我又私下派人打探了一下那些人底細,從遞名帖的人里暫時挑選了二十三人出來,其中包括經(jīng)義、文學(xué)、算學(xué)和武師,除此之外,還挑選了幾名擅長方技的先生,傳授農(nóng)、工二科。”
時人重儒輕方技,可書院里關(guān)于農(nóng)、工的書籍不在少數(shù),而且棠寧本就是想要借書院培養(yǎng)實干能力強的朝臣,而并非是書呆子,所以單設(shè)了農(nóng)、工二科,作為選學(xué),若真有人在這方面有天賦,也能更好的學(xué)習(xí)。
曹德江并沒有瞧不起方技,反而聽的連連點頭。
大魏看似安穩(wěn),卻年年都有災(zāi)荒,國庫不豐,戰(zhàn)力尋常,糧產(chǎn)也時高時低,魏朝天下其實并沒有表面上看著那般安穩(wěn),上有北陵虎視眈眈,下有南邊部族小國滋擾。
無事時,瞧著錦繡繁華,可一旦戰(zhàn)起,恐難以支應(yīng)。
曹德江也早就察覺朝中實干人才不多,加上世家盤踞瓜分朝缺,蠹蟲幾乎快啃盡了大魏的底子,他沒覺得棠寧做的不對,反倒是覺得小姑娘思慮周全,一邊聽著她說著書院的事,一邊時不時問上一句。
一老一少專注說話,蕭厭就在旁安靜聽著,他好似真的只是陪同過來,從頭到尾都未曾插嘴。
等聽完棠寧打算后,曹德江對書院越發(fā)上心。
“書院名字可取好了?”曹德江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