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同學會的遠比你們知道的還多,等將來說出來嚇你們一跳!
徐婉寧做了滿滿一大鍋的面條,很快就被分完了。
就連兩種面醬,也一口沒剩。
甚至她還沒有吃晚飯。
“哎呀!我們好像將面條都吃完了。小徐還沒吃呢。”金老師突然拍了下大腿,尖叫一聲。
旋即一臉歉疚地看著徐婉寧:“抱歉啊小徐,你看這事兒鬧得……”
“沒關系金老師,我等會兒再給自己做一點就是了。”
“各位老師喜歡吃,那我過幾天再給你們做就是了。”
她做飯不但好吃,速度也快,就像這一頓手工搟面,其他人做可能得兩三個小時才能做出這么大的分量,她一個多小時就能搞定。
魯老師下意識問道:“為什么不能明天做?”
問出來后,他才拍拍腦袋,后知后覺道:“瞧我這腦子,做飯得大家輪換著來,怎么能頓頓都讓你做呢?徐同學你可千萬別介意。”
只是,吃了這頓可以稱之為美味的面條,他們哪里還吃得下其他人做的東西?
那叫食物嗎?那叫糟蹋食物!
“明天給大家做別的東西吃,換一種口味。各位老師每天忙著做調(diào)研已經(jīng)很辛苦了,做飯的事情交給我就行。我年紀小,吃點苦沒什么的。”
見她這樣說,其他老師也沒客氣,就將做飯的重任交給她了。
不是他們想剝削年輕同志,實在是,她做的太好吃了。
日子就這樣過著,一眨眼,一個月已經(jīng)過去了。
這期間,陳老師和其他幾位老師根據(jù)徐婉寧給提供的方向,已經(jīng)確定了土壤被污染的原因。
確實是土壤鹽堿化。
陳老師跟徐婉寧商量過后,用他自己的口吻將她寫出的四條原因又整理了一下,傳回了學校,再由學校出面,跟其他不同地域的對接,弄清楚各個地方土壤被污染的原因。
每個地方氣候環(huán)境的不同,被污染的原因也是不同的。
“婉寧啊,你在書上有沒有看到過,關于土壤鹽堿化的治理辦法?”
“有。”徐婉寧將自己一早就寫好的資料遞給了陳老師。
“陳老師,這些都是我根據(jù)書上的內(nèi)容,以及自己這段時間的學習總結出來的,我也不確定是否全都正確,所以還得陳老師和其他老師再深入研究研究。”
陳老師看著這張寫滿字的紙,如獲至寶。
哪怕他沒完全看清上面的內(nèi)容,但他無比確定,這張紙上的資料,一定可以幫他們解決這個難題。
而大棚那邊,也有了新的進展。
某天下過大雨過后,雨水順著大棚的底部滲進了土壤,很多原本即將成熟的蔬菜,因為這場大雨被毀了。
金老師等人雖然遺憾難過,但還是面色如常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畢竟,這種情況之前已經(jīng)發(fā)生過很多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