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女裝,銷量最好的應(yīng)該是童裝。
這個年代,童裝的款式遠沒有女裝那樣可選擇性多,翻來覆去就是那么幾個款,穿出去千篇一律的,一點特色都沒有。
林母所做的童裝,乍一看也沒有特別顯眼的地方,不過小細節(jié)的不同,穿出來的效果自然不同。
京市不同于其他地方,這兒的人有錢人多,追求生活質(zhì)量的人也多,舍得給自己花錢,更加舍得給孩子花錢。
童裝因為布料用得少,所以價錢方面可比女裝便宜多了。
女童連衣裙,一條也就十來塊錢,最貴不超過二十塊錢,如果是上衣和褲子或者上衣和半身裙的套裝,價格就是二十到二十二之間。
男孩子基本上都是上衣和短褲的搭配,價格也就是二十左右的樣子。
女童的衣服,會根據(jù)布料的色系花紋,贈送同色系的頭花。
頭花自然是林母用布料的邊角料所做,她之前賣過一段時間的頭花,以京市如今的行情,怎么著也要賣到一塊錢一個,但是成本價么,也不超過兩毛錢,贈送起來一點也不心疼。
男童沒有頭發(fā),不贈送頭花,那就贈送手帕,同樣是布料的邊角料,只需要鎖邊就好,捎帶手的事兒,基本上不需要成本。
但是卻能哄得孩子們高興,家長掏錢自然也就開心了。
至于男裝,徐婉寧主打的手工定制的西裝。
如今華國流行穿的還是中山裝,穿在身上板正,但是看起來太過嚴肅。
一些接觸到外國文化的年輕人已經(jīng)開始穿西裝了,但外國人的身形普遍比華國人高大魁梧,以外國制作西裝的手法,穿在華國人身上,松松垮垮的,反而顯得沒精神。
而陳建斌所做的定制西裝,是根據(jù)個人的身形來量身定制,貴是貴了點,但穿在身上的感覺卻完全不同。
之前因為天氣炎熱的緣故,成衣店開業(yè)許久,一套西裝都沒有賣出去。
但成衣店的名氣打出去以后,越來越多的人來定制西裝,陳建斌接到了二十多個訂單,每天忙的腳不沾地。
除此之外,男裝的款式少,只有立領(lǐng)的短袖上衣和休閑的西裝褲以及牛仔褲,非要說款式,就只能在布料的顏色上做選擇,但大多數(shù)都是黑色,深灰色,藏青色這幾種普遍的顏色。
男同志相對而比較內(nèi)斂,對于穿著也沒有那么大的追求,基本上都是家中女眷幫忙定制。
自打?qū)⑷齻€同學(xué)送去成衣店之后,徐婉寧有一段時間沒去成衣店瞧瞧,竟然不知道成衣店的生意竟然這么好。
“你那三個同學(xué)可是幫了大忙了,要不是她們?nèi)齻€人幫忙打下手,我和老陳還有小陳,壓根兒忙不過來!”
西裝和旗袍是陳家父子親自動手,三個同學(xué)只敢看不敢上手,生怕把布料弄壞了,但是欺壓衣服他們已經(jīng)做的很熟練了。
“阿寧,我覺得,可以適當(dāng)?shù)亟o她們漲點工資,她們每天也怪辛苦的
吃住都在成衣店,所以三個人也沒有通勤時間,哪怕到了下班時間,也還是會加班加點地做衣服。
要不是林母一再叮囑燈光太暗,當(dāng)心敖壞了眼睛,估摸著三個人能一天干十多個小時。